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规培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名规范化培训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名规培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床边综合能力教学方式,实验组应用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进行床边综合能力模拟实训教学。结果:应用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的实验组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个人满意度的提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规培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实训中的可重复性、无风险性、隐私保护性等优点弥补了传统的床边综合能力训练的弊端,是有效可行的床边综合能力训练模式。

  • 标签: 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 床边综合能力 规培护士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尚未使用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系统,从中抽取200个病例分入研究的对照组;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启用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系统,从中抽取200个病例分入观察组。比较病案管理质量、病案管理差错情况、出院病例3d归档率。结果  观察组各方面病案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案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病例3d归档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细碎可对病案管理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能够及时纠正问题,使病案差错显著减少,归档效率显著提升。

  • 标签: 电子病历 实时监控 病案管理 医务信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康复的帮助以及介绍尿毒症综合护理干预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方法:调查问卷法,发放调查问卷对尿毒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统计。结果:大多数人认为对尿毒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管理有利于尿毒症患者康复,并且愿意尝试综合护理干预管理系统

  • 标签: 尿毒症 干预护理 管理系统 患者康复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可能会导致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MIS-C多发于较大年龄儿童及青少年,患儿有SARS-CoV-2感染的实验室或流行病学证据,临床表现包括持续发热、低血压、炎症标志物升高及多器官受累症状,与川崎病有一定相似性。一旦起病,可在短时间内进展并恶化,大多数患儿需要接受重症监护治疗,尽管整体预后良好,但是仍有部分患儿出现死亡等不良结果,应加强对疑似患儿的监护和管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儿童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头部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应用的基本流程,评价OSMS在头部模体和应用Q-Fix开孔面罩固定的头部SRT患者中,分次内实时监测位置误差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头部SRS仿真模体OSMS的监测位移与Edge六维床预设位移的偏差,评估OSMS实时监测运动偏差,及在治疗床非零角度和其中一组摄像头被加速器旋转机架遮挡的情况下,OSMS监测头部运动的能力。同时本研究选取10例50分次接受头部无框架SRT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经Q-Fix开孔面罩固定并整个治疗分次内应用OSMS监控,通过分析离线日志文件获得OSMS实时监测的分次内误差;患者治疗后行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得六维度误差作为CBCT验证的分次内误差。结果模体研究中,OSMS监测偏差与预设位移在六维度方向均有较强相关性;治疗床与机架0°时,OSMS探测的平移方向和旋转角度的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28±0.10) mm和(0.15±0.09)°;有一组摄像头被遮挡的情况下,平移和旋转方向的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35±0.13) mm和(0.17±0.09)°;床非0°时OSMS监测偏差值均大于床0°偏差值,床270°时三维矢量偏差最大,分别为平移方向(0.69±0.19)mm和旋转角度(0.32±0.12)°。在Q-fix开孔面罩固定的SRT患者中,OSMS与CBCT监测的分次内运动幅度差异较小,平移方向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40±0.26)mm和(0.29±0.10)mm;旋转方向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33±0.20)°和(0.26±0.08)°。结论OSMS是一种有效的光学引导放射治疗工具,OSMS的分次内实时运动监测功能具有亚毫米级精度,可以实现分次内误差的精确监控。为保障无框架头部SRS/SRT治疗精确实施,有必要联合OSMS进行分次内位置监控

  • 标签: 分次内运动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 Q-Fix面罩固定系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光学引导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某型综合救援船设计一种船载人员洗消系统,可在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过程中对核沾染伤员进行洗消。方法兼顾人员洗消系统预留的有限空间和人员洗消的需求,对系统的舱室进行了划分,设计了洗消流程。对洗消系统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分析与细化,确定了各工作耗时,运用流程仿真软件FlexSim对洗消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采用国际上常用的深潜救生艇的救援速度对仿真系统进行运行,大部分对象的使用率为48.6%~82.9%。出于对象多重性的考虑,干肤位和穿衣位的平均使用率低于40%,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某型综合救援船的船载人员洗消系统设计布局合理、流程明晰,能够满足核应急医学救援中伤员的洗消需求。

  • 标签: 核沾染 洗消系统 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寰椎左侧骨赘导致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猎人弓综合征,bow hunter’s syndrome,BHS)的临床病例,进一步分析BHS的流行病学特征、诊疗方式及其临床结局。方法对上述提到的1例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和临床结局进行描述。检索1978至2021年的文献,将所涉及的B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发病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临床结局等资料。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报告1例因寰椎左侧骨赘导致左侧椎动脉旋转性闭塞的患者,三维CT重建显示寰椎左侧骨赘压迫椎动脉;动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左侧椎动脉V2段远端轻度狭窄,向左侧转头时该部分椎动脉受到卡压导致血流中断,头部恢复中立位后血流通畅。因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法缓解,采用后路寰椎骨赘切除术+椎动脉减压术,术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短期随访结果良好。筛选出的87篇文献及报告的1例患者共126例BHS患者纳入研究。发病中位年龄55岁(43.5岁,65.0岁),高发年龄51~60岁;男女比例为1.9∶1。126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椎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部位位于寰枢椎节段;66例患者累及左侧椎动脉,45例患者累及右侧椎动脉,15例患者累及双侧椎动脉。诊断方法:126例患者中有114例患者均采用全脑动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ynam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DSA)来确诊BHS。随访时间0.25~114月,平均16.6月。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3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中1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残余症状;32例患者采取融合手术,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54例患者采取单纯减压手术,其中4例患者术后存在残余症状;4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BHS患者临床少见,常累及寰枢椎节段,左侧椎动脉较易受累,高发年龄为51~60岁,DSA是诊断BHS的金标准,对于由异常纤维骨结构、椎间盘突出、节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BHS,椎动脉或寰枢椎融合的减压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颈寰椎 脊柱骨赘病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是定位在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与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肺脏中的尘细胞一样。细胞功能由自身性质(结构决定功能)和所处位置决定。因为视网膜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所以眼睛是大脑的延伸。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视网膜,他们作为机体非常重要的司令部,其周围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在普通巨噬细胞的基础上,有诸多特性。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哨兵",发挥免疫监视、免疫防御、神经毒性、促进神经突触形成,以及突触修剪等功能。小胶质细胞因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免疫细胞而成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其神经保护与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是由于应对不同病变所合成和分泌的物质不同。目前,关于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是视网膜中的小胶质细胞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综述对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疾病和涉及眼部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及待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希望对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提供帮助。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疾病 视网膜 基因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保覆盖率显著提高,医保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已无法满足医疗机构对医保基金高效监管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面向重点监管的药品和诊疗项目,通过构建智能化审核规则、设计审核触发点和违规医嘱拦截等级、设立系统运行前准备制度和持续改善机制,成功建立了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了对医保基金违规使用行为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2021年3月,医院正式启用该系统,同年4—9月医院门诊医保拒付金额和数量分别为10 587元和72笔,较2020年同期下降了79.21%和77.50%,有效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医院,公立 医保基金 智能审核 系统 基金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在精神专科安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智能护理组、普通护理组,分别接受智能监护巡查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护士对两组患者的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长,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智能护理组患者的平均查房次数及护理总时长均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②智能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50%,高于普通护理组的70.00%,P<0.05③智能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普通护理组的37.50%,P<0.05。结论: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应用于精神专科安全护理领域时,可有效降低护士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间。在护士按照要求,为患者提供智能巡视服务之后,患者出现自杀、暴力倾向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表明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智能监护巡查系统 精神障碍类疾病 安全护理
  • 作者: 王治 朱卫国 康红 曾可 刘海民 张涛 张锋 陈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科医学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730,安徽讯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
  • 简介:摘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为提高临床应用业务系统智能化水平、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北京协和医院于2020年2月研发智能化门诊诊前病史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能力层、应用服务层、能力资源层和接口层等软件技术架构及硬件部署与安全体系架构设计,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患者自助提交诊前病史信息,并生成结构化病史资料供接诊医生调用。截至2021年11月,诊前病史采集系统已覆盖医院80%的科室,总计服务168万人次,患者填写率达60%,患者病史采集时长和医生门诊电子病历书写时长不断缩短,极大提高了门诊医疗服务效率。

  • 标签: 门诊患者 病史采集 病史模板 病史记录 智能语音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医疗领域迅速发展。消化内科目前主要是在消化内镜图像辅助诊断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进展,提升了疾病诊疗、疾病管理水平等。同时,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伦理及法律问题是新出现的研究课题。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预约系统在住院患者检查预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我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检查37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采用传统常规预约检查,观察组采用智能化预约检查,对比两组预约检查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通过智能化预约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阴道微生态人工智能分析系统自动化镜检在阴道分泌物形态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25日~2021年12月20日岳阳市人民医院妇科、产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样本247例。分别进行人工镜检和自动化镜检。自动化镜检采用深圳瑞图Fanaly-300 阴道微生态分析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判定结果。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对同一阴道分泌物涂片有形成分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中10例进行重复性研究。结果 阴道微生态人工智能分析系统自动化镜检与人工镜检对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革兰阳性大杆菌比例、乳酸杆菌、加德纳菌/拟杆菌、形似动弯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上皮细胞、线索细胞、菌丝、孢子、滴虫、白细胞、芽生孢子的结果完全符合率均高于85%,一般符合率均高于90%;两者对清洁度、Nugent 评分、需氧菌性阴道炎 (aerobic vaginitis,AV)评分的准确度分别为93.93%、 98.25% 和94.74%,一致性检验Kappa 值分别为0.905、0.854和0.820 (P < 0. 001),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重复性检测,清洁度、Nugent评分和AV评分的单个样本重复性结果和总重复性结果均为100.00%。 结论 阴道微生态人工智能分析系统自动化镜检与人工镜检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结果。

  • 标签: [] 阴道微生态 形态学检测 自动化镜检 人工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皮肤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皮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综合皮肤护理既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复,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综合皮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神经衰弱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0例,传统组接受电针治疗,责任组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传统组40.00%、70.00%,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传统组与责任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均降低,且责任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神经衰弱治疗方案中电针疗法效果不理想,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神经衰弱失眠症疗效,有利于改善失眠症状,过渡觉醒状态,提升睡眠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神经衰弱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在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92例,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65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磁场综合系统治疗与针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分别为(30.44±7.58)(29.89±6.70)和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0.11±2.53)(10.34±2.74)在治疗前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分别为(10.03±3.41)(15.57±4.12)和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4.18±2.03(7.96±2.17)均降低,且观察组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38.89%、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5.56%、27.78%、72.22%,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较好,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磁场综合治疗系统联合针灸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缓解炎性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病情。

  • 标签: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针刺 骨关节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在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92例,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65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磁场综合系统治疗与针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分别为(30.44±7.58)(29.89±6.70)和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0.11±2.53)(10.34±2.74)在治疗前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分别为(10.03±3.41)(15.57±4.12)和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4.18±2.03(7.96±2.17)均降低,且观察组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38.89%、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5.56%、27.78%、72.22%,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较好,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磁场综合治疗系统联合针灸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缓解炎性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病情。

  • 标签: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针刺 骨关节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神经衰弱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0例,传统组接受电针治疗,责任组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传统组40.00%、70.00%,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传统组与责任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均降低,且责任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神经衰弱治疗方案中电针疗法效果不理想,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神经衰弱失眠症疗效,有利于改善失眠症状,过渡觉醒状态,提升睡眠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神经衰弱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