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凝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止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新型抗凝药物具有传统抗凝药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 标签: 新型抗凝药 概述
  • 简介:摘要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发病概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提升肿瘤疾病治疗效果,相关的医学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分子靶、金属配合物、海洋真菌活性物质及新型内分泌药物等抗肿瘤药物,对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抗肿瘤 分子靶 金属配合物 海洋真菌活性物质
  • 简介:目的比较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妇女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A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0.005%芬太尼0.4ml(20mg);B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NS0.4ml,观察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平面、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布比卡因者。

  • 标签: 不同药物配方 腰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拉斯琼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术后镇痛中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50例ASAⅠ~Ⅱ级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格拉斯琼组(G组)、纳洛酮组(N组)和格拉斯琼加纳洛酮组(GN组)。均选择硬膜外麻醉,术毕行静脉镇痛,观察手术后48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低于G组(32%)和N组(30%)(P<0.05)。结论5-HT3受体拮抗药与阿片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对预防术后镇痛中PONV的发生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两类药单用的效果。

  • 标签: 格拉斯琼 纳洛酮 术后镇痛 恶心呕吐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众多的生物活性因子,调节血液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血栓的发生和发展。使如:(1)内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肝素样葡萄胺聚糖,增强抗凝血酶川的活性,抑制凝血系统功能;(2)内皮细胞合成并直接释放大量的t-PA,也可通过合成并释放NO、PGI2间接促进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PAI-1,从而增强纤溶系统功能,(3)内皮细胞表面具有ecto-ADP酶,内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一氧化氮和类花生酸类活性因子,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因此,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达到抗血栓目标,是目前抗血栓药物研究发展的方向。我国中医药研究表明,大量植物来源的单体化合物具有确切的抗血栓作用,这些化合物的安全性好,因此,发展纯天然的抗血栓药物是目前研制新型抗血栓药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室系列研究发现,中药单体化合物虽然安全性好,但疗效往往不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多种单体化合物在联合使用时,疗效大大增强,用药量大大降低,例如,我们研究了两个活血化瘀类中药和一个理气化瘀类中药中的三个单体合物A、B和C,此三个化合物均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但药理作用环节不同,分别为促进NO的释放,促进PGI2的释放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在联合使用时,剂量分别为0.05,1.0和1.0mg/kg即可产生显著的抗血栓作用,比单味药物的有效剂量低20-100倍或以上,为发展有效,安全,适于长期使用的纯天然口服抗血栓新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新型抗血栓天然药物 血栓 抗血栓药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患者逐渐增多。我国是全球 22 个结核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耐药肺结核病例数位居全球首位,结核病治疗面临严峻挑战,其治疗亟需研发出疗效确切、依从性更好的新型抗结核药。近年来,在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抗结核新药的研发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此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作用,治疗疗程短,不良反应小,且不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交叉耐药。但其中大部分新型抗结核药物仍在临床实验中,仅少部分已应用于临床,所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新型抗结核药物仍是目前抗结核治疗的难点与重点,本综述将主要阐述目前国际上所研发出来的新型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研究进展等情况。

  • 标签: 新型药物 抗结核 研究进展
  • 简介:随着抗菌素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过多和错误使用,全球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一些菌株如革兰阳性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革兰阴性菌中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开始出现多重耐药性(MDR),甚至极高耐药性(XDR)和完全耐药性(TDR)。

  • 标签: 抗菌药物 FDA 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据CullyM2015年10月9日(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2015,14:678-679.)报道,科学家通过一种可以特异性与大肠中的发炎部位结合的水凝胶进行抗炎症药物的靶向性缓释治疗,可有效治疗骨盆炎症疾病。在小鼠肠炎模型中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骨盆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都是极难治愈的疾病。

  • 标签: 炎症部位 灌肠剂 抗炎药物 克罗恩病 炎症疾病 缓释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口服药物调配的方法以及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方法对我市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的调配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口服药物配方式主要以单剂量调配方式为主,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较大作用。结论不断提高单剂量调配制度在住院患者口服药物调配中的应用水平,结合用药教育和用药监督提示等措施,加强患者的配合,保障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的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患者 药物调配 口服药物 单剂量调配 用药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多组分药物配方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进行了开发与验证。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样品和制备方法进行样品制备。然后,根据药物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并通过优化流动相组成和流速实现高效分离。接下来,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通过改变柱温、流速、流动相组成等参数进行方法优化。最后,通过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多组分药物配方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开发与验证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 标签: 多组分药物配方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 开发 验证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新型药物不断研发,并且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临床用药中,药物检验是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用药安全。目前,我们常用的药物检验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无论是灵敏度还是分辨率、速度等均明显超出高效液相色谱(简称HPLC),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HPLC在高速、高压环境下,也可以更有效地展开药物分析工作,并且还可以有效保障样品质量。

  • 标签: 多组分 药物配方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 开发与验证
  • 简介:新型抗癫药物对皮肤结缔组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等多系统均可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致畸,加重癫症状。本文对新型抗癫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癫 抗癫药物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综述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正在中国引起严重疫情,截至发稿之日,全国确诊人数已逾4万。冠状病毒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数次疫情,但此次疫情的来势之迅猛及传染性之强前所未有。我们对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2019新型冠状病毒知之甚少,目前在国际上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章或为单中心研究,或为回顾性分析。我们结合在新冠肺炎一线的救治体会及相关发表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分享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抗病毒药物方面,目前仍无特效药物,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联合用药由于其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有效,仍被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瑞德西韦的疗效有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糖皮质激素的短期应用(1~2 mg·kg-1·d-1,3~5 d)被我国诊疗方案推荐,但仍需RCT进一步证实;本次新冠肺炎合并细菌感染较少,应当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尤其避免联用广谱抗菌药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