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制药工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到多个领域,它包括了化学、医药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它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合成药物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以传统工艺为主导的合成型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对其流程进行优化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从整个化工行业出发来阐述合成制药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并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及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目前国内外对于化工生产流程优化方面提出的建议,为以后其他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同时对促进我国医药工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 要: 化学原料药是通过合成和生物分离提纯所形成的一类药物,合成药的产品质量安全性对于患者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治疗患者疾病的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对化学原料药制作生产环节的重视度不够,相关控制工作也做的不足,因而难以保证化学合成药的产品质量。所以,在生产化学原料药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强化原料药的研究和有关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同时还要重视原料药合成中的重要操作环节,做好相应的流程分析和控制工作,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提升。化学原料药探究的关键部分就是合成工艺,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化学原料药的合成要点和合成设计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合成工艺的相应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化学合成药产品质量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制备新型负压材料以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负压治疗中常用的聚氨酯泡沫敷料,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并测定其孔径(样本数为5)。分别以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材料,采用熔体纺丝技术,以测得的聚氨酯泡沫敷料孔径为纺丝间距,分别以15、25、35 mm/s为纺丝速率制备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制备的负压材料微观结构并测定其丝径,采用拉力试验机与复合材料试验机分别测定制备的负压材料和聚氨酯泡沫敷料的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样本数均为5),以筛选后续制备负压材料的纺丝速率。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分别与以筛选的纺丝速率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共培养,于共培养1、4、7 d,用活/死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材料中细胞活性与黏附情况,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材料中细胞增殖水平(样本数为5)。于18只5~6周龄雌雄不限的SD大鼠背部各制备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将致伤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己内酯+聚氨酯组、PBS+聚氨酯组、单纯聚氨酯组(每组6只),用含相应成分材料覆盖创面,以-16.7 kPa负压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分别于负压治疗7、14 d取每组3只大鼠,取创面组织与创面直接接触层材料(以下简称创面取材),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肉芽组织生长及材料与创面结合情况,行Masson染色后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计数CD34、白细胞介素6(IL-6)阳性细胞。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聚氨酯泡沫敷料微观上呈疏松多孔结构,孔径为(815±182)μm。以800 μm为后续负压材料制备中的纺丝间距。PBS负压材料与聚己内酯负压材料的微观结构均较为规则,层间垂直相通,纺丝连续且粗细均匀,但PBS负压材料纺丝较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平直;不同纺丝速率下由同种原材料制备的负压材料微观结构无明显差别。以3种纺丝速率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的丝径相近(P>0.05),以25、3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的丝径均明显小于以1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t值分别为4.99、6.40,P<0.01)。以3种纺丝速率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均相近(P>0.05);以15、2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明显小于以3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t值分别为9.20、8.92,P<0.01),拉伸模量均明显小于以35 mm/s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t值分别为2.58、2.47,P<0.05)。后续选用3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聚己内酯负压材料,选用1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PBS负压材料。共培养1、4、7 d,在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中黏附生长的人皮肤Fb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多,2种材料间比较无明显差别。共培养1、7 d,2种负压材料中人皮肤Fb增殖水平均相近(P>0.05);共培养4 d,PBS负压材料中人皮肤Fb增殖水平显著高于聚己内酯负压材料(t=6.37,P<0.01)。负压治疗7 d,3组大鼠创面取材中材料均清晰可辨且均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单纯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可见少量肉芽组织;负压治疗14 d,3组大鼠创面取材中均可见大量肉芽组织与大量胶原纤维,聚己内酯+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材料与创面组织分辨不清。负压治疗7、14 d,单纯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胶原纤维均较另外2组致密。负压治疗7 d,每400倍视野下,PBS+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CD34阳性细胞数为(14.8±3.6)个,明显少于单纯聚氨酯组的(27.8±9.1)个(t=3.06,P<0.05);IL-6阳性细胞数为60(49,72)个,明显多于单纯聚氨酯组的44(38,50)个(Z=2.41,P<0.05)。负压治疗14 d,每400倍视野下,PBS+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IL-6阳性细胞数为19(12,28)个,明显多于聚己内酯+聚氨酯组的3(1,10)个与单纯聚氨酯组的9(2,13)个(Z值分别为2.61、2.40,P<0.05)。结论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均可成功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基质,其中聚己内酯负压材料总体上优于PBS负压材料。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起病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Ⅰ,CPSⅠ)缺乏症,患儿生后3 d出现拒奶、呕吐、反应差,血氨最高514 μmol/L,全外显子测序提示CPSⅠ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经低蛋白饮食、降血氨药物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但喂养困难、生长迟缓,于4月龄接受肝移植手术,随访至2岁,智力运动及体格发育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救治急性重度有机氟气体中毒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2021年1月浙江衢州发生一起急性群体有机氟气体中毒事件,回顾本院应用ECMO救治其中4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体征、化验与检查的变化,治疗方法,ECMO治疗的模式、支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转归等。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9)岁,均在吸入气体后6 h因为胸闷、咳嗽、咽部不适等来院急诊。患者病情进展快速,以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为突出表现,中毒后(13.0±4.8)h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15.5±5.3) h接受ECMO治疗。其中VV-ECMO(1例8h后转VA)、VA-ECMO各2例;ECMO治疗持续(8.8±3.6) d后均成功撤机,呼吸机治疗(23.0±28.7) d,ICU住院时间(42.0±55.4)d。其中1例VA-ECMO治疗后发生下肢坏死而截肢,后转康复医院治疗,余3例痊愈出院。结论ECMO在急性有机氟气体中毒患者的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应作为区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技术的储备。
简介:摘要胆汁酸在促进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维持正常肠肝循环方面起重要作用。由胆固醇合成胆汁酸至少需要经过17种酶的催化反应,任何1种酶缺陷都会造成胆汁酸合成障碍,导致血浆和(或)尿液中疾病特异性胆汁酸中间产物的积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通过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尿液中的胆汁酸谱是协助遗传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症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扩散加权成像(synthetic DWI, sDWI)在高低级别胶质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一周行颅脑MRI(GE Signa Architect 3.0 T)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72例患者病例(低级别胶质瘤30例,高级别胶质瘤42例),两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在sDWI上对图像进行评估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对不同b值对应DWI图像信号强度进行分析并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评估高低级别胶质瘤诊断效能。结果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方面,sDWI b值为5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200、2500 s/mm2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值为2500 s/mm2时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7%。结论sDWI单次扫描可获得0~2500 s/mm2任意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b值越高对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