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爱立敷外用结合红外线照射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于PICC置管12h后在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行给予爱立敷外贴长度5cm×6cm,同时红外敷线照射,每天2次,连续7d;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严重程度、发生时间级治愈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8.3%,对照组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延迟(74±19.16hVS119±28.51h,P<0.05);治愈时间缩短(88±15.95hVS55±16.10h,P<0.05)。结论爱立敷外贴结合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立普妥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临床疗效,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为了对临床疗效进行深入观察,研究中主要选择的是26名冠心病患者,这些患者中还伴随着高血脂症状,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口服立普妥药物的方式,每天的摄入量为10㎎,以一个月的服用周期为一个疗程,在治疗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症状来采取其他方式的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立普妥治疗冠心病的总有效率为92.3%,其中从心电图方面上看,主要的总有效率为73.1%,患者的血脂有明显的改善。胆固醇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其中总有效率为86.3%。另外,甘油三酯的降低效率为80%,另外,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和升高密度分别为85%和83.4%,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采用立普妥来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如果是有高血脂的患者,血脂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可见,在临床诊疗中采用立普妥药物来治疗冠心病是可以进行推广的。
简介:摘要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均为常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由于阿立哌唑与有些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常见的五大不良反应较少见,因而被有的医生作为首选。但失眠是阿立哌唑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而入睡困难常常是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诉,特别是在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失眠更加突出。为此,有的医生便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后者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且对肝脏损害加重。而奥氮平能够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困难。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晚间一次服用奥氮平,可以有比较好的睡眠,从而避免因合并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上述两种药物宜因人而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插管患者术中置胃管营养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术中置入胃管与营养管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胃管和营养管的置入;而实验组则是在借助了可视喉镜的辅助下,实施了胃管、营养管的插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为16.50±2.25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60%;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为7.25±2.13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100%,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组患者术中出现的鼻腔出血、喉头水肿等情况的发生率也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的辅助下巧插胃管、营养管的需时较少,损伤小,成功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方式对带管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行胆道手术后且带T管出院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即“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组(简称观察组),以及传统“T”管固定及堵管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以及随访观察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总分以及精神性因子、躯体性因子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随访1个月、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方式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1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多潘立酮治疗,2周后对其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要低于治疗一周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身体情况为其提供多潘立酮,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胃功能,而且还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好25例(71.4%),一般9例(25.7),无效1例(2.9%),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好15例(42.9%),一般8例(22.9%),无效12例(34.2%),总有效率为65.8%。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多潘立酮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避免胃炎恶化,同时减少胃炎发作次数,调节胃功能,逐步治愈患者的慢性胃炎,复发概率较低。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