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本文主要选取《名老中医之路续篇》[1]收录的36位名老中医中的三位,简述他们的成才之路及总结他们的临床经验,启示我们后辈中医学习之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对漳州正兴医院2021年12月门诊确诊的1例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全身圣诞树样分布持久性红色斑片、斑块,自觉瘙痒,反复6个月。经过病理活组织检查发现表皮内多灶性淋巴样细胞巢团,真皮浅层见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带状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D-PAS、AB阴性,直接免疫荧光IgG、IgM、IgA、C3及Fib均为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3、CD4、CD5阳性,CD8、CD20、CD30、CD56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30%。结论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可为斑片、斑块,分布可呈圣诞树样,皮疹长轴与皮纹平行,皮疹分布具有明显特点,可为临床提供诊断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ogistic回归与χ2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07-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89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689例新生儿中,HBV宫内传播率为11.47%(79/689)。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模型1与多因素模型2分析结果均显示,剖宫产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OR=0.25,95%CI:0.14~0.43;OR=0.27,95%CI:0.15~0.46);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以及HBV DNA水平≥2×105 IU/ml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OR=3.89,95%CI:2.32~6.51;OR=3.48,95%CI:2.12~5.71)。CHAID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3个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亲分娩前HBeAg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分娩方式和母亲HBV DNA水平;母亲分娩前HBeAg与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亲分娩前HBV DNA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HBeAg阳性且行阴道分娩的母亲所生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由19.08%增至29.37%,行阴道分娩和HBV DNA水平≥2×105 IU/ml的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升至33.33%。结论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HBV DNA水平≥2×105 IU/ml和阴道分娩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与母亲HBV DNA高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与CHAID决策树模型可互为补充,能更好地识别HBV高危人群,有利于准确地制定预防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圣诞树接头与常规雾化装置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 5月~201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使用吸氧装置更换干燥湿化瓶的方式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实验组将湿化瓶取下,换成圣诞树接头连接雾化器导管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以及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雾化治疗1天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但3天后比较则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9.067,P=0.011)。结论:使用相比于常规雾化器,使用圣诞树接头改良雾化吸入装置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更明显并且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介入术治疗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均采取介入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分成对照组(n=35,术前麻醉使用依托咪酯)与研究组(n=35,术前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比术后苏醒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较短;研究组注射痛、肌颤、躁动、寒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介入术治疗中运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温经汤配合外用树华伸筋草精华液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味温经汤配合外用树华伸筋草精华液治疗,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临床疗效、VAS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IL-6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复温后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先心病手术患儿共711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决策树模型预测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决策树模型显示:体外循环方案、术前营养评分、患儿体表面积均为先心病体外循环复温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高危因素。决策树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准确性为86.45%,敏感性为77.14%,特异性为90.9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98~0.904)。结论决策树模型在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预测低体温的发生有较高的价值,可从不同层面发现低体温发生的高危因素,并为临床医护人员对高危患儿采取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措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