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下肺结核的认识而降低误诊率。方法本文通过对31例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程、病史、体征、合并症。X线表现和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下肺结核有如下特点(1)多见于中年女性;(2)入院前平均病程为2个半月;(3)呼吸道症状明显咯血常见;(4)X线表现多发于右肺中下肺。单侧多于双侧。另表现为以肺段或叶分布的突变阴影;(5)外周白细胞多正常;(6)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高。结论对下肺症患者。若患者起病慢。病程长。周围白细胞正常,抗炎治疗无效。应怀疑下肺结核的可能性。完善相关检查,提高对LLFTB的认识。方法对27例LLFT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8例表现为高热,19例周围白细胞总数低于10×109/L。胸部X线示病变右侧多于左侧,最常侵犯部位是下叶背段和基底段,易同时侵犯两个以上肺叶,局部易表现为以段或叶分布的片状浸润实变影。2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9例镜下有异常改变,8例刷片抗酸杆菌阳性。结论反复查痰找抗酸杆菌和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LLFTB。

  • 标签: 下肺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盆康复治疗对妇女分娩后盆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分娩后单以Kegel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包含50例,分娩后早期给予盆康复治疗。详细记录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盆肌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盆肌力0级、Ⅰ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Ⅳ级、Ⅳ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分娩后的盆肌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指导对盆地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12月在我院就诊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个体化盆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两组治疗前阴道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肌力和阴道肌电压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阴道肌电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个体化盆康复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个体化盆康复治疗,可达到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 标签: 盆底康复 个体化治疗 盆底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肌功能锻炼对会阴切口的愈合及盆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87例会阴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一对一盆肌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入院时的全面评估、术前盆肌功能锻炼方法指导、术后督促患者锻炼、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锻炼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患者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拔出尿管后排尿及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自我评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一个月盆肌张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手术患者坚持盆肌功能锻炼,可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促进盆肌张力的恢复。

  • 标签: 会阴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6例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盆康复治疗仪;观察组53例,盆康复治疗仪+针灸,记录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06例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能够使治疗的有效率显著提高,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尿急、夜尿等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改善,临床价值大。

  • 标签: 针灸 盆底康复治疗仪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像学特点,并对全盆重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43例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对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MRI影像学检查表明,横断面、冠状面图像均未出现明显肛提肌薄弱,部分患者存在局限性盆腔器官膨出现象;本组患者中,全盆重建手术(n=20)术中出血量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n=23)少,且排尿症状改善优于全子宫切除术(P<0.05),但是全盆重建手术费用较高。结论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情况,对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全盆重建手术具有临床使用优势,但是费用较高,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经济状况加以选择。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全盆底重建手术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64排头颅CT扫描(SFOV)对于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375例被检者分为两组A组172例,采用大扫描32CM。B组183例,采用小扫描25CM。两组均在GE64排CT采用轴位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MA,噪声指数为10.04,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层数24-28层。两名医师采用双盲发对颅,基底节区,颅顶部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分析(IQS),记录CT剂量指数(CTDL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颅、基底节区及颅顶部,AB两组的IQ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lw56.53mGyDLP678.40mGy(24层)、791.47mGy(28层),B组CTDLw49.71mGyDLP596.56mGy(24层)695.99(28层)。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在头颅CT检查中,可通过减小扫描(SFOV)在满足图像质量基础上能降低的辐射剂量。

  • 标签: 扫描野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重建术后实施疼痛护理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接受盆重建术治疗的52例盆腔脏器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占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以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镇痛护理满意度为96.15%,与对照组的73.08%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在盆重建术后实施疼痛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作用,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盆底重建 疼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康复训练改善盆肌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分娩,并在产后6周筛查出盆肌力<3级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盆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盆肌肉训练,均治疗20d,观察两组患者盆康复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情况。结果经过盆康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康复训练中,通过生物反馈盆肌肉训练的应用,可提升康复训练效果,促进患者盆肌力的恢复,改善尿失禁情况。

  • 标签: 盆底肌力 康复训练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分娩后盆功能的变化及产后盆功能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1000例首次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孕前、产后及盆功能康复治疗后分别做一次盆功能五项常规检查,对比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孕前与产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与康复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前与康复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有效地进行盆功能康复对于防治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及产后 盆底功能康复 意义
  • 简介:摘要女性盆不仅对盆腔器官起支持作用,还是涉及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一个复杂功能体。与男性不同,女性盆经历了许多生活有关的适应性改变及内分泌事件。这种改变的大多数临床表现在绝经后更为明显并贯穿女性的老年期。这篇文章总结了女性中年及之后盆在病理生理及临床方面的主要改变,重点讲述其与排尿及排便障碍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盆底 老年 盆腔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腔镜下行食管癌三清扫术治疗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1-2015.1收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住院床位单双号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开胸手术及常规护理与胸腔镜下食管癌三清扫术与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评估两种治疗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胸导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恢复时间上均落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胸腔镜下食管癌三清扫术配合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与其他并发症出现,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建议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三野清扫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