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本课题从寰枢关节错位是枢椎齿状突偏移或倾斜主要是上段颈椎椎曲改变的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曲端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用端转法治疗为主的对照组,和运用调曲法端转法为主治疗的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96例,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58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针刺方法,但复位手法分别是对照组用端转法,治疗组用调曲端转法,连续治疗两周,每7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7天,共14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治愈率为21.1%;治疗组总有效为98.9%,临床治愈率为93.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和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调曲端转法是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安全、可靠、高疗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寰枢关节错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头旋转法用于枕后位难产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60例枕后位难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共30例,胎头旋转法治疗)和对照组(共30例,常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顺产率与新生儿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伤率和产后出血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后位难产患者应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效果理想,产伤与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顺产率与新生儿评分高,对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积极作用,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胎头旋转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85.0%(34/40)与对照组60.0%(24/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产伤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即能有效提升产妇顺产率,并减少各种并发症,还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枕后位难产产妇中随机抽取100例参与本次研究,并根据收治的时间不同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胎头旋转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经过胎头旋转法治疗后,顺产率为94.00%,产后出血率为8.00%,产伤率为6.00%,新生儿评分(8.31±1.20)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旋转法在枕后位难产产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顺产率,降低母婴双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的疗效,探讨非翻转法钢板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接受Nuss手术的患者,均采用无胸腔镜辅助下植入矫形钢板,术后2年取出矫形钢板,其中翻转后取出2例,非翻转法取出6例,尚有7例术后不到2年未取出。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Nuss手术,手术时间(40±15)min,出血量(30±10)ml,未发生心脏损伤、切口感染、血气胸等近期并发症。8例取出矫形钢板者,翻转法取出2例,均发生术后气胸,穿刺抽气后痊愈,非翻转法取出6例,未发生术后气胸等并发症。结论无胸腔镜辅助下的改良Nuss手术和非翻转法钢板取出术具有创伤更小、操作更简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