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百分比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指标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过程中大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3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于22时、24时、2时、4时及6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图像,同时利用斯坦福嗜睡量表(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 SSS)收集个体睡眠状态数据。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多时间全脑perAF值动态变化存在差异的脑区(P<0.05,FDR校正)。同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差异脑区的perAF值动态变化与SSS分数的相关性。结果双侧丘脑、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顶上小叶、左内侧前额叶及右侧颞上回的perAF值存在显著的时间主效应(FDR校正,P<0.05,团块大小≥20体素),即上述脑区的perAF值在五个时间点中至少有两个时间点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发现22时与6时的右侧颞上回(r=0.36,P=0.03;r=0.37,P=0.02)及左内侧前额叶(r=0.33,P=0.05;r=0.41,P=0.01)perAF值与SSS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默认模式网络、额顶注意力网络及丘脑的异常活动可能是SD过程中个体嗜睡程度增加及注意力下降的重要神经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成瘾青少年与非吸烟健康对照组大脑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自发活动的差异。方法采用低频振荡振幅百分比方法(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perAF)对吸烟青少年(n=18)和非吸烟健康对照组(n=20)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进行比较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吸烟成瘾青少年perAF值的变化与烟龄、尼古丁成瘾评估得分(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吸烟量(包年数)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吸烟健康对照组相比,吸烟成瘾青少年在海马旁回、颞中回及额上回的perAF值均显著增加(海马旁回:2.026 5±0.516 7比0.781 6±0.148 9;颞中回:0.796 7±0.203 2比0.545 5±0.134 1;额上回:2.734 5±0.372 8比1.962 4±0.416 8;均P<0.001)。海马旁回perAF值的增加与吸烟成瘾青少年的烟龄呈显著负相关(r=-0.600 7,P=0.008 4)。结论吸烟成瘾青少年的静息态脑功能局部活动强度增加,主要表现为海马旁回perAF值的显著增加,且该区域功能活动差异与吸烟者的吸烟年限有关,该发现有助于理解青少年吸烟成瘾的神经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通过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以痛泻要方灌胃为干预手段,多潘立酮为阳性对照,采用MP150WSW-多导生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空腹胃电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痛泻要方可增加FD大鼠胃电图的正常慢波百分比,减少FD大鼠胃电图的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分比。
简介: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单采血小板捐献情况分为2组,实验组为参加过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53例,对照组为以往无献血史,首次来血站献血且符合献血条件,共189例,利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WBC、RBC、Hb、HCT、PLT、PDW、PCT、MPV及IPF比例等项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男性献血者WBC、P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b、HCT、PLT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IP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女性献血者WBC、RBC、Hb、HCT、PLT、PCT、MP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IPF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进行单采血小板捐献,对于男性献血者除加快RBC、PLT的骨髓造血功能外,并未加速IPF上升,相反促进PLT成熟。对于女性献血者则由于自身早期的生理性周期性失血,女性献血者的RBC、PLT等指标已受自身免疫负反馈调节而耐受,但对于多次捐献血小板的女性献血者,可能血小板生成能力较男性献血小板者增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在甲型流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收治的65例甲型流感患者(观察组)和同期6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全血CRP,单核细胞百分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CRP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组的单核细胞百分比和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甲型流感易合并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联合单核细胞百分比检测用于甲型流感的鉴别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感染性肺炎诊断中,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3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87例儿童感染性肺炎患儿(其中包含细菌感染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以及病毒性肺炎各29例)以及同时期到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2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实施PCT、hs-CRP及N%检测;对比所有患儿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阳性检出率以及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hs-CRP及N%水平对比健康组及非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患儿均有显著提高;病毒感染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hs-CRP、N%水平对比中存在显著差异;病毒感染患儿的N%及支原体感染患儿的 hs-CRP水平对比健康患儿存在明显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阑尾炎临床病理体征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患者的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体征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不同病情、病原菌类型及病理类型下患者各指标的水平。结果在阑尾炎病情上,急性阑尾炎组患者的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慢性阑尾炎组(P<0.05);在病原菌类型上,大肠埃希菌组、铜绿假单胞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患者的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类型上,坏疽性阑尾炎组患者的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化脓性阑尾炎组>单纯性阑尾炎组(P<0.05)。结论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阑尾炎病情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其检测可为阑尾炎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比较前列腺癌小视野与常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与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例行小视野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检查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以穿刺位置为单位,评价肿瘤可见性,测量所有前列腺癌的ADC值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种序列之间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和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的相关关系,并单独评估不同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10%、11%~40%、41%~70%、71%~100%)组穿刺标本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统计114处穿刺阳性位置的数据,小视野ADC图上肿瘤可见率(100/114)显著高于常规ADC图(86/114)(P<0.05)。小视野与常规DWI上全部前列腺癌样本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2和-0.41,P<0.05),累及组织71%~100%组前列腺癌ADC值亦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62和-0.56,P<0.05),但其余各组无显著相关关系。前列腺癌ADC值与累及组织百分比亦呈负相关关系(r=-0.69和-0.63,P<0.05),且相关系数高于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论:小视野前列腺ADC图可提高肿瘤的可见率,但ADC值受Gleason评分及肿瘤百分比的影响,对Gleason评分预测效果有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墨西哥儿童中绝对端粒长度(aTL)、肥胖及家庭环境之间是否存在明确关联。方法招募在2016年定期进行初级保健检查的134例8~10岁儿童(男孩占52%),并对体育运动、喂养方式、体格测量、体脂百分比(BF%)和不良家庭环境进行评估。用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唾液样本中分离出的DNA绝对端粒长度(aTL)。结果在男孩中,健康体脂百分比者的aTL长于高体脂百分比者(P<0.01)。参与体育运动儿童的aTL长于久坐儿童(P<0.05)。令人惊讶的是,90%的儿童属于不良家庭,且高体脂百分比与不良家庭相关(r=-0.57)。在男孩中,体脂百分比与aTL(r=-0.1765)及体育运动时间(r=-0.031)均呈负相关。相反,aTL与周体育运动时间呈正相关(r=0.1938)。未在女孩中观察到这些相关性。结论端粒长度缩短与男孩的高体脂百分比相关,在女孩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不良的家庭环境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的体育运动课程应该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α-2b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α-2b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换率和HBeAg阴转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换率、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17/34)、67.6%(23/34)、61.8%(21/34),均高于对照组23.5%(8/34)、41.2%(14/34)、35.3%(1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7.2±9.8)%、(2.9±1.3),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为(23.4±5.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34),低于对照组35.3%(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感,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睡眠中发生的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常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损害。T90%是PSG数据中的常见指标,指整夜睡眠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pO2)相比,能更准确、更直观地反映OSAHS患者整个睡眠期低氧的情况。多项研究表明T90%与OSAHS相关合并症密切相关。本文就T90%与OSAHS常见相关合并症的关系加以综述,有助于全面而准确地评估OSAH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OSAHS合并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合并症的风险、减少合并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