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紧缩与缝合紧缩内侧支持带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两种方法治疗主要由外侧支持带挛缩紧张、内侧支持结构松驰引起的髌骨外侧半脱位并倾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9例(46膝)髌骨外侧半脱位并倾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17例(19膝):行关节镜下射频紧缩内侧支持带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B组22例(27膝):行关节镜下缝合紧缩内侧支持带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手术前、术后6月、术后18月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1]和Kujala髌股关节功能评分[2]进行功能评估,并测量屈膝30°CT片髌骨倾斜角(PTA)和吻合角(CA)。结果39例患者均获18~40个月随访(平均26.3个月)。A组术前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PTA及CA分别为:(56.38±4.37)、(60.41±5.26)、(4.77°±3.19°)、(6.92°±4.16°);B组术前分别为:(56.45±4.28)、(60.56±4.89)、(4.73°±3.22°)、(6.86°±4.23°);A组术后6个月分别为:(84.56±3.42)、(85.87±3.61)、(13.86°±4.57°)、(-12.15°±4.53°);B组术后6个月分别为:(85.27±3.29)、(86.34±3.85)、(14.21°±4.35°)、(-12.36°±4.41°);A组术后18个月分别为:(78.97±3.74)、(79.52±4.58)、(10.08°±4.42°)、(-7.68°±4.46°);B组术后18个月分别为:(81.64±3.51)、(82.67±4.73)、(13.47°±4.27°)、(-10.82°±4.18°)。两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18个月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PTA及C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6个月t值分别为:22.136、17.396、7.109、13.515,P〈0.01)、(B组术后6个月t值分别为:27.740、21.524、9.102、16.343,P〈0.01)、(A组术后18个月t值分别为:17.119、11.943、4.246、10.435,P〈0.01)、(B组术后18个月t值分别为:23.647、16.887、8.492、15.448,P〈0.01);两组之间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Kujala�
简介: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软骨成形治疗中青年人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8例,均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加髌股关节软骨成形术,术后行康复功能锻炼,随访1年以上进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有效26例,有效率92.88%,按改良Lysholm评分以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术前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软骨成形术对中青年人膝关节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有效治疗手段。
简介:背景:髌外侧高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髌关节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电刺激治疗髌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髌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股内侧斜肌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评分,肌肉萎缩的改善,膝关节CT评估髌骨适合角(congruenceangle,CA)、髌骨倾斜角(patellartiltangle,PTA)和髌骨外移度(patellarlateralshift,PLS);同时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仪和MEGA6000-T16表面肌电测试仪检测治疗前后屈伸肌力比值和肌电振幅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6.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1.0)vs(4.3±1.1)分,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0±6.2)vs(82.1±6.0)分,P<0.05];两组CA、PTA和PL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CA、PTA、P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髌上10cm周径明显高于对照组[(45.10±3.24)vs(42.16±3.10)cm,P<0.05];观察组屈伸肌肌力比值、股内侧肌/股直肌肌电振幅比值、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肌电振幅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电刺激治疗髌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髌骨的动力稳定结构,改善髌骨轨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于髌骨外侧高压症治疗中应用关节镜下经关节囊内和关节囊外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懈治疗的76例髌骨外侧高压症患者(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抽签分组,对照组(38例,应用关节镜下经关节囊内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观察组(应用关节镜下经关节囊外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向近端松解和“L”型松解外侧支持带治疗髌骨外侧过度挤压综合征(LPC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9年1月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同一组医师手术治疗的64例LPCS患者的病例资料。早期24例患者采用向近端松解外侧支持带法治疗(传统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年龄(42.9±14.6)岁(范围:23~72 岁);近期40例患者在吸取早期手术经验的基础上改用侧向松解外侧支持带法,即“L”形松解治疗(新术式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54.9±13.1)岁(范围:28~76岁)。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量表(IKDC)评分。组内评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²检验,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各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传统组随访时间(12.6±1.0)年(范围:11.7~15.3年),新术式组随访时间(2.2±1.0)年(范围:1.0~4.4年)。末次随访时新术式组患者的VAS[0(1.0)分比6.0(2.0)分,Z=-5.471,P<0.01]、Lysholm评分[98.0(10.0)分比48.0(40.0)分,Z=-5.511,P<0.01]和IKDC评分[82.8(11.2)分比37.4(18.5)分,Z=-5.444,P<0.01]均较术前改善;Lysholm评分的优良率为97.5%(39/40)。新术式组与传统组相比,三项评分的变化值均无差异(P>0.05),但20.8%(5/24)的传统组患者术后出现伸膝装置显著力弱,而新术式组未出现该现象(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手术前后VAS变化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骨关节炎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Lysholm和IKDC评分变化值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LPCS的长期效果满意,与向近端松解的传统术式相比,“L”形松解效果更有优势,可有效避免术后伸膝装置显著力弱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懈、内侧紧缩联合 MPF L(内侧髌骨韧带)重建术治疗外伤性髌股关节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外伤性髌骨关节不稳患者 42例,于关节镜下行外侧支持带松懈、内侧紧缩联合 MPF L重建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髌骨关节功能评分及重建韧带长度的变化。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及髌骨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 P<0.05);而患者韧带长度 1年后无明显松弛变化。结论:于关节镜下进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紧缩联合 MPF L重建术治疗,可有效恢复外伤性髌股关节不稳患者的膝关节及髌骨关节功能与位置,有效预防病症复发,且术后 1年患者韧带均无明显松弛,疗效显著,可推广。
简介:背景:目前,复发性髌骨脱位多采用手术治疗。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伴有髌股关节骨性异常时,则需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双半隧道解剖重建MFPL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15~38岁,(23.2±4.5)岁。患者均为髌骨外侧脱位,术前脱位4~16次,平均6次。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双半隧道解剖重建MFPL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手术前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包括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髌骨外移度、胫骨结节-滑车间距(TT-TG值)及髌骨Q角,并记录IKDC主观评分、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活动评分。随访时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记录并发症、转归及髌骨再脱位发生率,检查髌骨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48个月,平均(34.5±2.5)个月。术后6个月内,2例出现髌骨外侧疼痛,1例出现髌骨内侧牵拉紧绷感,经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后症状逐渐消失或好转。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及CT平扫见胫骨结节截骨块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异物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至随访结束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末次随访时,髌骨稳定性较术前明显增强,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率为0%,膝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及测量值均与膝关节发育正常人相仿。结论: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双半隧道解剖重建MFPL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关节镜下膝内侧支持带松解手术疗法诊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治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0名入组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名患者。参照组患者实行里面一侧半月板成形手术疗法,实验组患者实行关节镜下膝内侧支持带松解术结合里面一侧半月板成形手术疗法。手术以后6个月跟随访问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VAS)、膝关节能力(Lysholm)、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L-6)。结果:手术后6个月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技术行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及肘部皮下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共治疗肘管综合征患者26例,方法为显微镜下神经松解,解除神经内外瘢痕对神经的压迫,并将带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尺神经行肘部皮下前置。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553岁,平均42.5岁。结果本组随访13-40个月,平均20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审试用标准评价疗效,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应用显微技术行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并肘部皮下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确切,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背景:表皮松解坏死型游走性红斑被认为是一种副肿瘤性皮肤病。典型症状与Q细胞型胰岛细胞瘤或胰高血糖素瘤相关。一般情况下,这种疾病的皮肤外表现包括体重减轻、糖尿病、贫血和腹泻。观察:作者报道1例39岁女性患者,有3年顽固的银屑病样皮损病史,常规检查无其他相关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表皮松解坏死型游走性红斑。腹部CT示胰尾部肿瘤。胰腺远端切除术后一段时间,患者皮肤症状消失。切除的肿瘤组织病理符合胰高血糖素瘤。4年后,该患者临床痊愈,无症状且无转移迹象。结论:仅有表皮松解坏死型游走性红斑、高血糖素血症和胰岛细胞瘤而没有其他皮肤外症状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很罕见。据作者所知,在文献报道中本例为第2例。皮肤症状很重要,常常是诊断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的线索。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临床中治疗慢性肛裂患者时采取内括约肌后松解术与内括约肌侧后钳夹松解术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1月,结束时间2021年11月,随机抽取5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奇偶数顺序完成分组,奇数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内括约肌后松解术,偶数2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后钳夹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内括约肌后松解术相比,与内括约肌侧后钳夹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手术指标优良,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主诉全身皮肤水肿性紫红斑,反复10个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水肿性红斑,部分呈紫红色,有瘙痒及烧灼感,无大疱、血疱、脓疱,无糜烂、溃疡等损害。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激素类乳膏'外用,皮疹部分消退,但反复发作,并渐出现头发及眉毛脱落,指甲、趾甲脱落。曾于6个月前在外院住院治疗,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