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0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8至10月期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监测对象所属行业类别、辐射源项的基本情况、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配置情况等方面,对天津市辖区35家非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调查涵盖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港口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11个行业。Ⅱ类射线装置91台、Ⅲ类84台。使用的放射源包括Ⅱ类53枚、Ⅲ类7枚、Ⅳ类88枚、Ⅴ类253枚;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4个、丙级2个。35家非医疗机构中的921名放射工作人员均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20 mSv;共配置个人防护用品274件,个人剂量报警仪194台,辐射剂量监测仪135台。在35家非医疗机构中,分别有29家(82.9%)开展了职业卫生评价和自主检测工作,34家(97.1%)开展了委托检测工作,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均为85.7%(30/35)。结论天津市35家非医疗机构总体上能认真对待本单位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为监管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和辐射剂量仪配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方法自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于2020年6—12月,对7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和不同岗位医师进行座谈与专题访谈,了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及修改建议;梳理上述资料形成对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修改建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进一步修改完善。结果我国诊疗科目设置存在标准不统一、服务内容多重交叉、编号规则不明确等问题。可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病种清单和技术清单,采取服务项目为主导的新型诊疗科目设置方式;或根据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设置编号和类别,将其分为临床类、口腔类、中医类、医技类和综合类5类分别设置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结论从诊疗科目发挥的功能来看,不应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许可项目,应对其进行定期调整或备案。由于现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已实施多年,且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科室设置、绩效考核等的关键参考依据,因此建议结合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现状,分析医防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2020年6—7月,以某市16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对机构的基本信息和医防融合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医防融合评价指标分为事实性调查和感受性调查两部分。此外,就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的现状对32位相关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对数据资料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描述性分析和分类提取分析。结果经信效度检验,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良好;事实性调查提取3个公因子,分别为组织管理、信息管理与绩效考核分配;感受性调查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为工作方式和人员培训。某市在组织管理和工作方式方面医防融合程度较低,其中,已制定医防融合规范的机构占比为53.8%,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很及时的机构占比仅为41.4%。结论某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防融合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未来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医防融合工作规范和协作机制,提升医务人员的医防融合意识,提高信息化水平,搭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和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新服务模式。
简介:摘要:在社会公共卫生组织当中,医疗机构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卫生管理和患者及家属安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医疗机构是多种不同的病人聚集的重要的场所,病患很多,病毒也较为复杂,甚至有一些病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这些都在高危区域的范围之内。在高危区域必须要及时的阻断病毒,同时也要对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对于传染性比较强的病人,要通过加强管理,尽量避免传染源被扩散。通过长期以来的努力,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目前获得了相对比较大的提升,可是医疗卫生管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的地方,相关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医疗机构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解决对策与措施,为相关医院管理,特别是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妇产科患者诱发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预防策略,以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将所选取120例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实验研究,组别设置为:2021年1-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设置为A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探析妇产科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2021年7-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设置为,实施针对性防感染管理治疗干预,对两组患者具体治疗干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防感染治疗管理后的B组患者,发生感染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分析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主要感染类型,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手术伤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宫腔感染等,诱发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长、留置尿管时长以及基础性疾病。结论:在基层医疗机构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患者发生各类感染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有效康复,在对患者疾病治疗中,实施针对性防感染管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规避各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感染风险,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2020年4—5月,对全国31个省份的1 013所医疗机构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CDSS安装部署现状、建立目的、知识库来源、需要设计优化的内容和阻碍使用的因素。结果199所(19.64%)医疗机构有CDSS,其中123所在全院使用,76所在局部科室使用;426所医疗机构未使用CDSS,但已有使用计划。调研发现,目前CDSS系统存在认知差别大、知识缺乏权威性、数据治理难度高、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结论未来要从提高意识、树立知识权威性、建立标准等方面推动CDSS在医疗机构的规范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探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应急管理措施,为完善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期间,我国各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所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探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应急管理的策略和相应的措施。结果:经过两年的时间,我国有20多个省份都已完成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审批并投入临床使用,应急管理内容包括限定品种来源、加快备案审批、调剂管理、保障药品质量等。结论:不同省份对药品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且通过完善相应的体系,都提高了监管效率,加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简介:摘要手术室在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存在用药错误风险。手术室用药错误类型包括处方/医嘱开具错误、处方/医嘱传递错误、调剂错误、标签错误、配制错误、给药技术错误、监测错误、药品储存错误和基数药品设置错误等。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手术室处方开具与传递、药品调剂和分发、给药与监测及药品管理等环节中。手术室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实施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制定标准化标识和流程、建立审核项目清单)和管理策略(推荐手术药房管理模式、加大临床药学支持力度、手术室内药品分区存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药品养护管理、倡导安全用药文化、加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参与手术室药品使用和管理的所有人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工作体验,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执业环境、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9年11月对山东省1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1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工作体验主要为4个方面:护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氛围好但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年轻护士离职意愿高;护理服务需求增加而护理技术水平不足。结论可加强医疗体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提高护士待遇,拓宽护士职业发展路径降低护士离职意愿,加强护士培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中护士不良的工作体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