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主支架植入同时分支采用主动保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除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共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34-82岁。所有患者主均需植入支架,分支进行保护,必要时支架植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预置进行保护,对照组(38例)常规使用导丝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分支TIMI3级血流率、闭塞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支架植入个数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升高、交换导丝成功率升高、严重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低、必要时支架植入减少、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PCI时采用预置主动保护技术即时疗效性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分叉病变 预置球囊 预置导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对吻单支架植入术治疗分叉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无对吻单支架植入术以及对吻单支架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病变特征中的主血管(直径、最大狭窄程度、病变长度、)、血管(直径、开口狭窄程度、病变长度)水平、术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的主血管中的最大狭窄程度、再狭窄比例、TIMI血流以及血管中的TIMI血流,未产生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操作用时、射线照射用时、造影剂的使用量、DES数量以及血管中的TIMI血流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后可知,无对吻单支架植入术以及对吻单支架植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但无对吻单支架植入术的安全可靠性显著。

  • 标签: 无球囊对吻单支架植入术 分叉病变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扩张术治疗儿童气道狭窄的疗效与护理配合。方法对我科73例气管支气管狭窄病例,经临床肺功能评价后,在支气管镜下用进行气道扩张术。结果本组73例患儿扩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都得到缓解,所有患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纤扩张术对患儿气道开放,改善肺功能是较好的介入治疗手段。

  • 标签: 儿童 球囊扩张术 气道狭窄 支气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4种不同双支架技术(Crush、Culotte、T、TAP)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左主干(leftmain,LM)分叉病变(leftmainbifurcationdisease,LMBD)后的左前降(leftanteriordescending,LAD)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变化。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ACS合并LMBD并接受双支架技术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采用双支架技术的不同,将患者分成4组,分别是Crush组、Culotte组、T组、TAP组。通过检测术后LAD的TIMI血流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各组技术的相对优劣。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M-LAD直径是双支架技术的危险因素;而LM-左旋(leftcircumflex,LCX)直径和LM支架总长度是保护因素。Culotte组术后LAD的TIMI血流改善情况明显差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双支架技术对患者术后LAD血流的改善程度有差异,Culotte技术改善LAD的TIMI血流效果比TAP、T和Crush技术差,TAP、T和Crush技术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左主干分叉病变 双支架治疗技术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
  • 简介:目的:探讨单和双宫颈扩张与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有引产指征应用子宫颈扩张的孕妇116例,其中应用单组58例,双组58例.观察两组护理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孕妇使用前后宫颈成熟度评分,引产成功及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和双两种子宫颈扩张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均安全、有效,但临床应用中要掌握使用指征.

  • 标签: 子宫颈扩张球囊 妊娠 引产
  • 简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病变的首选方法,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药物涂层(DCB)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炎症反应,在股腘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初次治疗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方面可明显降低晚期管腔丢失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此外,DCB联合斑块切除术、DCB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可改善股腘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DCB在股腘动脉硬化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下肢 闭塞性动脉硬化 股腘动脉 药物涂层球囊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AP(Tstentingandsmallprotrusion)技术与MMC(modifiedmini-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MMC组,对比患者手术操作特征和12个月疗效。结果13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PCI术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TAP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MMC组。随访两组患者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支架血栓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技术在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及长期安全性方面不亚于MMC技术,且操作简便,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分叉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照治疗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观察组)和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相当,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桡动脉 股动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akri止血球放置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选出140例,根据止血处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妇应用宫腔纱布填充法止血,观察组产妇应用Bakri放置止血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且子宫切除率1.47%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产后24h出血量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Bakri止血球放置于宫腔用于产后止血中效果确切,安全、快捷、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Bakri止血球囊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单支架植入及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冠状动脉分叉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分别为2组,其中29例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26例采用单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单支架植入 双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宫颈扩张作为促宫颈成熟的机械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本文从单在放置的护理观察、注意事项、异常情况护理方面阐述,促进球引产的成功率,减轻孕妇的不适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阴道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球囊 初产妇 引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电刀内切开联合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应用电刀内切开联合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469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逆行、顺行或者逆行+顺行三种途径置入安全导丝后,先使用电刀内切开输尿管狭窄段全层,再使用21F扩张器扩张,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469例中采用逆行途径370例,顺行途径50例,顺行+逆行途径49例。术中1例因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切开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止血成功,现长期更换支架管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电刀切开术后出血5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年获随访381例,275例(72.2%)一次手术治愈;106例出现狭窄复发,其中57例行2-5次腔镜下狭窄段扩张后治愈,5例改作开放手术治愈,13例改用金属网状支架植入术治愈,17例长期定期更换双J管,8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6例行患肾切除术。结论电刀内切开联合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靠、有效的,特别对于狭窄段较短、程度较轻和患肾功能较好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电刀内切开 球囊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卵巢病变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卵巢病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5例患者中,卵巢腺癌10例、卵巢输卵管炎性囊肿7例、性畸胎瘤15例、卵巢囊肿10例、卵巢腺瘤1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结论卵巢病变采用CT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卵巢囊性病变 CT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腔性占位病变的MRI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性占位病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这45例患者都经过进术后病理证实,45例盆腔性占位病变患者在术前均接受了常规的超声诊断与MRI诊断。观察对比手术前超声诊断与MRI诊断的符合率,同时对MRI诊断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术前超声诊断盆腔性占位病变符合41例,误诊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11%;术前MRI诊断盆腔性占位病变符合44例,误诊1例,MRI诊断符合率为97.78%,MRI诊断的符合率高于超声诊断,(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RI诊断主要是以性为主的实性混杂性块影,或者是实性混杂性块影,MRI诊断结果显示,44例确诊的盆腔性占位病变中有15例卵巢良性腺瘤、有12例卵巢囊肿,有11例输卵管妊娠,有6例盆腔脓肿,误诊的1例为腺癌。结论盆腔性占位病变的MRI诊断符合率高,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病变周围的关系。

  • 标签: 盆腔囊性占位病变 MRI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救治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79例产妇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填纱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填塞导管治疗,对两组产妇治疗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4.65%较比对照组患者的19.4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止血时间短,降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产后出血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33例,给予宫腔压迫止血治疗)与参照组(33例,实施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而治疗后24小时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止血率84.85%明显高于参照组21.21%;而子宫动脉结扎率12.12%明显低于参照组54.55%。结论采用宫腔压迫止血方法对孕产妇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

  • 标签: 宫腔球囊压迫 宫腔内纱布填塞 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