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监测和了解中学生主要的健康危险行为和保护性因素的情况。方法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一采用专门的抽样软件抽取乌鲁木齐市25所中学,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学校的班级并对班级中的13~15岁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每天运动60分钟以上的学生占16.1%;父母或监护人一直或大多数时间里理解被监护人遇到的问题和烦恼的学生占36.0%;曾经感到孤独的学生占8.2%;曾做过自杀计划的人占9.0%,曾经认真想过自杀的学生占20.4%;曾经尝试过吸烟的学生占31.2%;第一次尝试酒精的年龄在13岁以上的学生占33.5%;曾经使用过1次以上毒品的学生占1.4%;参加8次以上打架的学生占22.2%。结论中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行为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缺少体育运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有自杀倾向,吸烟、饮酒和使用毒品等,必须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提早给予干预,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乌鲁木齐市515名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经行调查,科学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农民工群体基本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我区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务实的措施,提高我区农民工身心理素质。方法运用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方差分析法、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农民工生活条件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经t检验和方差分析认为族别、婚姻状况、吸烟情况等对农民工心理健康因子影响较为明显。结论通过SCL—90自评症状量表经行调查,科学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农民工群体基本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关注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发现影响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原因,寻找解决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简介: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的死因。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以社区为基础筛选和招募509名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年内观察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509名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中1年死亡7人,死亡率1.38%;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5人,占71.4%;因哮喘导致死亡1人,占14.3%;突发心肌梗塞导致死亡1人,占14.3%。结论乌鲁木市静脉吸毒人群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当地少数民族的静脉吸毒者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某社区不同睡眠时间居民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方法利用2017年5月在乌鲁木齐某社区进行慢性代谢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所获2 049名居民的数据,选取资料完整、年龄19~80岁的居民共1 822人,测血压、腹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集静脉空腹及2 h血浆血糖,同时测尿酸、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1)睡眠时间≤6.0、6.1~8.0和>8.0 h/d的调查对象分别有363人(19.9%)、1 349人(74.0%)和110人(6.0%)。不同睡眠时间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状况及锻炼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时长人群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尿酸、高血压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时间≤6.0 h/d组上述指标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余2组。(2)不同睡眠时长人群的舒张压、收缩压、体重指数、腹围、总胆固醇、L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睡眠时长组组间上述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睡眠时间≤6.0 h/d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空腹血糖、HbA1C、尿酸、三酰甘油、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校正年龄、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睡眠时间≤6.0 h/d与腹型肥胖相关,其余糖脂代谢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睡眠时间≤6.0 h/d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未校正:OR=1.65(95%CI1.18~2.32),校正后:OR=1.48(95%CI1.04~2.08); P<0.05]。结论睡眠时间≤6.0 h/d与腹型肥胖相关,睡眠时间≤6.0 h/d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