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一﹑概念:即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它是给皮肤或末梢神经以刺激,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通路至脊髓感觉通路﹑丘脑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区,在刺激的对侧头皮相应部位记录到的电活动。二﹑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类:(一)按记录和刺激电极放置部位分类1﹑上肢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2﹑感觉神经动作电位3﹑节段性诱发电位4﹑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5﹑其他脑干诱发电位或反射6﹑膈神经和肋间神经诱发电位7﹑食管﹑直肠脑诱发电位8﹑二氧化碳激光痛觉诱发电位9﹑外阴部诱发电位10﹑
简介: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感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36vsGB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6vsPC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36vsST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4vsCV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36vsCV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及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36较ST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36较CV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4较CV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遗传相关性显著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中轴骨骼,并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的钙化和骨性强直。已知AS有显著的人种和地理差异,且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双胞胎研究估计,其90%以上的易感性由遗传因素决定。AS临床表现的遗传现象也十分显著,广泛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对疾病活动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为51%和76%。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中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索规范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途径与方法,使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方法对42家基层医院的院感管理现状进行检查,对检查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二级医院感染管理不规范,制度、控制措施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视不够、对医院感控投入不够,专职人员配备不足或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全员感控意识差。结论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强化基础医院医院人员院感防控的执行力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
简介:摘要风热型上感是基层医院内科和儿科常见疾病之一,8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中医认为风热型上感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临床上单纯使用西药难以使体温快速下降,疾病及时痊愈,本人自2010年8月起至2012年5月,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08例风热型上感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