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CyclinD1、Ki-67蛋白在茉莉酸甲酯(MeJA)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epG2细胞CyclinD1、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MeJA作用HepG2细胞48h后,CyclinD1、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O.01)。结论:MeJA通过下调Cy—zlinD1、Ki-67蛋白表达,使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减少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数目,从而发挥抗肝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湿疹皮炎患者经糠酸莫米松乳膏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治疗后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湿疹皮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而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用于治疗湿疹皮炎,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并使疗效长时间保持,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复发,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简介:目的:使用茜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茜草中萘醌类成分生合成途径原料IPP的来源,以及茉莉酸甲酯、氯胺和洛伐他丁对蒽醌和萘醌的积累情况。方法:建立茜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茉莉酸甲酯、氯胺和洛伐他丁。每3天取样一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含量并计算出产量。结果:洛伐他丁处理组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产量均有显著增加。氯胺处理组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产量明显下降。茉莉酸甲酯处理组中紫色素产量增加,同时大叶茜草素产量降低。结论:在茜草细胞中萘醌类成分的IPP可能是通过MEP途径合成的;要解释茉莉酸甲酯对蒽醌和萘醌积累的不同作用,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1,4-二羟基-2-萘甲酸异戊烯基化的基因表达研究应该受到更多关注。更多还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住院的择期剖宫产产妇480例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治疗组术中胎儿分娩出后即刻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术毕肛入卡孕栓1mg;对照组术中胎儿分娩出后即刻宫壁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手术中以及术后2h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评价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onset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SoJIA)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确诊为SoJIA并初次接受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治疗方案组(对照组),15例;MMF1组:传统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病情无缓解,加用MMF治疗,7例;MMF2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泼尼松+MMF治疗方案,13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后2、4、12周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6个月。结果治疗前MMF2组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MMFl组和MMF2组的泼尼松用量明显减少,ESR明显减低(P〈O.05);MMFl组患儿体温高于另两组(P〈0.05)。治疗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MMFl组泼尼松用量减少(P〈0.05),ESR降低(P〈0.05);MMF2组泼尼松用量减少,体温下降并恢复至正常,WBC值降低,ESR降低,铁蛋白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l和MMF2组相比,MMF2组体温更低(P〈O.05)。MMF治疗组均未出现MMF用药的副作用。结论MMF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控制SoJIA患儿病情,更快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联合应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剂量,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产妇中,具有各种因素剖宫产的产妇468例,随机分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组238例和应用缩宫素组230例,通过观察两组产妇于剖宫产术中用药后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两种药物在防治产后出血过程中的疗效。结果卡前列甲酯栓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前后血压无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安全、有效,优于缩宫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有小儿肾病综合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即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8~1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情况(61.1%)和总有效率(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情况(44.4%)和总有效率(75.0%),并且尿蛋白转阴时间、控制感染时间、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83例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采取减慢输液滴速,对出现恶心、呕吐患者给予止吐剂,并做好心理护理,观察症状是否缓解。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结论输入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时,护士应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做好有效沟通,减少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产妇剖宫产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静脉滴注20IU,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舌下含服1毫克的卡前列甲酯栓,并在手术结束后直肠给药1毫克的卡前列甲酯栓,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产后3h出血量为380.5±177.8mL,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325.4±11.9mL,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对照组出血量为520.1±298.6mL,观察组为408.5±212.1mL,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够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