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96例肝脏疾病的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36例健康患者进行了5`核苷酸酶的水平的检测,96例肝脏疾病的患者中包括24例肝硬化患者,23例慢性肝炎患者,25例急性肝炎患者,24例肝癌患者,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的5`核苷酸酶的水平及在各组患者中的阳性率。结果肝脏疾病的患者的5`核苷酸酶的水平及阳性率有明显差异,与健康组相比,呈明显升高趋势,阳性率也高于正常体检组。结论5`核苷酸酶对于肝脏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的一项辅助检查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丹参素干预肝纤维化大鼠对比研究阐明环核苷酸与肝纤维化病变发展变化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组、丹参素干预CCl4肝纤维化大鼠组。12周后一次性处死动物,采集血液和肝脏标本。作HE染色和VG染色镜检。对肝细胞羟脯氨酸(Hyp)含量、环核苷酸数值、血清ALT、AS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肝组织中的Hyp含量与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表达都有显著升高,而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表达降低。丹参素干预组,血清ALT、肝组织中的Hyp含量与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表达都有显著降低,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表达升高。结论丹参素对大鼠CCl4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明显降低cGMP的表达水平和升高cAMP表达水平,此可能是丹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生存期和死亡原因的影响.方法在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患者中,20例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40例未曾抗病毒治疗.结果两组在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年龄、肝炎病程和肝功能分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患者肝硬化病程分别为62.5±41.1月和30.5±45.0月(P〈0.05),3年生存率为75.0%和37.5%(P〈0.01),但在5年、7年和9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提高3年生存率,但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43例有胸部外伤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均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后处理重建获得了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肋骨及肋软骨的显示能力,并与胸部平片对照分析,判断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优缺点。结果43例中总肋骨骨折数127处,肋骨骨折以4~10肋骨(80.3%)、腋段57根(44.9%)常见。胸部X线平片诊断了36例,共有119(93.7%)处肋骨骨折,16排螺旋CT发现了胸部平片漏诊的7例、8处(6.2%)肋骨骨折,其中3根肋软骨骨折多为细微骨折无移位。重建以MIP技术显示效果最佳,发现肋骨骨折123处(96.8%);其次MPR、VR、SSD。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显著的准确率,是可靠的检查手段,其中重建图像(MIP)为最佳诊断肋骨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487位病人,其中54人确诊为梅毒感染者,分别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间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比较中,RPR与TPPA、ELISA,(x2=60.2431,P<0.05)、(x2=62.7094,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TPPA和ELISA,(x2=0.0677,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比较,TPPA、ELISA特异性更好。但综合各因素ELISA是最具推广价值的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的生理盐水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三氧化的生理盐水口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48例。结果治疗两周后返酸、嗳气、腹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缓解率为100%;胃镜复查48例糜烂性胃炎糜烂全部愈合,愈合率为100%;HP根除率在90%以上。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三氧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诊断富血小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诊断了56例SHCC患者,并分析了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的表现。结果在56例SHCC患者中共发现58个病灶,CT平扫发现29个病灶,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后,有44个病灶呈典型表现,占75.86%,14个呈非典型表现,占24.14%。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对于呈不典型的表现,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应紧密结合其它检验资料进行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名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SCT扫描,比较患者的DR片、SCT平扫图像及运用后处理技术生成的图像,从而显示各种检查对骨关节损伤诊断的意义及价值。结果DR诊断出11例,MPR诊断13例,SSD诊断13例。DR片是骨科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疑难复杂的骨折易漏诊率;SCT扫描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不易漏诊,但对病变了解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弥补,更全面、直观的显示骨关节的损伤情况。结论16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各40例。A组予地佐辛5mg及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肌肉注射;B组予哌替啶100mg及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用药后30分钟后进行观察患者的镇疼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镇疼效果与B组镇疼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未明显增高。结论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