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两条平行线中间放个铁环,小朋友两两一组,各执小棍,用小棍拨动铁环向己方运动。发令后两人同时用棍牵引,谁先把铁环的大部分拉到本方线后,老师即宣布为获胜者。

  • 标签: 幼儿教育 游戏 初等教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和处置保证母婴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例先心病臀产后患者的诊治与护理结果在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下,我科室已经形成了整套系统规范的诊疗规范结论产前检查有助于医生充分了解孕妇心脏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

  • 标签: 先心 臀牵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张闭合器在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以肢创面修复患者 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分为 A组 30例与 B组 30例, A组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B组实施皮肤张闭合器缝合创面,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B组深 II度创面愈合时间优于 A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B组二次手术率低于 A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A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 B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肢创面修复患者可采用用皮肤张闭合器治疗,操作简单,缩短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二次手术率,但与负压封闭引流术相比,感染风险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皮肤牵张闭合器 四肢创面修复 负压封闭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下齿槽神经缺失大鼠下颌骨张成骨张期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下齿槽神经缺失大鼠下颌骨张成骨,对照组为正常大鼠下颌骨张成骨,均进行单侧下颌骨张,速率:0.2mm/12h,张期为10d,下颌骨张成骨张期第10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骨组织标本进行理化性分析、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315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146个,其中上调≥1.5倍的39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感觉神经系统在张成骨的成骨过程中起到定调控作用.筛选出多种下齿槽神经缺失下颌骨张成骨张期新骨形成相关的差异蛋白,为进步验证感觉神经缺失对下颌骨张成骨新骨形成相关蛋白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牵张成骨 下齿槽神经 iTRAQ技术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种简单合理的SD大鼠股骨张成骨模型。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30只(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施行右侧股骨截断术,安装带有张成骨功能的外固定装置,静息期7 d后,以0.5 mm/d的速度,每天分2次进行张,张期为14 d,张总长度为7.0 mm。实验期间观察大鼠活动;张结束后进入矿化期,将矿化期分为2、4、8周3个时间点,在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10只大鼠行影像学检查;在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10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本组造模时间为(25±5)min;实验过程中,大鼠活动良好;张14 d,大鼠股骨基本获得预期张距离。标本大体照片提示,在矿化期随着时间的增加,张区域颜色由棕色变成灰白色,质地逐渐变硬;X线片提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张区新生骨痂逐渐增多,云雾状骨痂逐渐矿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在张早期,张区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出现骨小梁,在张后期,骨小梁增大变粗,相互交织成网状,并出现钙盐沉积。结论经过14 d张及8周矿化,成功构建SD大鼠股骨张成骨模型,该模型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具有较好的科研、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牵张成骨技术 股骨 矿化 SD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犬牙槽骨张成骨(alveo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ADO)张区新骨生长和改建的规律,为ADO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建立萎缩下颌牙槽骨动物模型。3个月后随机选择侧萎缩下颌骨行牙槽骨切开术,植入2枚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张器,经过7d的间歇期,以每天1次,每次1mm的频率进行垂直向增高,连续5d。在固定期的第4、8和12周各处死4只犬并取材,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联用仪观察张区新骨超微结构和测定其Ca、P元素含量。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张区新骨不断钙化的过程,0~4周为新骨形成早期,〉4~8周为中期,〉8~12周为后期;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了张区骨成熟的过程,Ca、P含量逐渐增高,12周时和宿主骨含量相当。结论在牙槽骨张成骨的固定期,新骨逐渐形成并改建,至12周时成熟。

  • 标签: 牙槽骨牵张成骨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 简介:背景:较大面积的皮瓣移植取皮部位皮肤缺损是临床中常见且较难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减张缝合、植皮、转移皮瓣等,但均存在二次损伤、感染和低成活率等问题。目的:探讨力可调式皮肤张器在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应用力可调式皮肤张器治疗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5~56岁,平均(36.1±12.1)岁;下肢创面17例,上肢创面4例。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18cm×9cm~31cm×13cm,术中均难直接缝合,应用力可调式皮肤张器闭合,术后3d开始调节力可调式皮肤张器,每日2~3次,压力控制在29.4N,直至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闭合。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2月,平均(8.5±3.5)个月。20例痊愈,1例治疗过程中创面部分缩小,但出现针道红肿,停止应用力可调式张器,残余创面行植皮修复创面。结论:应用力可调式皮肤张器治疗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难以直接缝合的创面,术后通过力可调式皮肤张器力逐渐闭合创面,可避免术中取皮植皮,术后皮瓣侧肢体活动不受影响,治疗整体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肤牵张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9例。结果7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etal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45例,良22例,差2例。结论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费用低,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牵旋法 治疗 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制皮肤张器,对 9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张治疗 7-28d。结果;创面愈合。随访 1年,外观仅有线形瘢痕。结论:自制皮肤张器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组织、外观满意。

  • 标签: 皮肤缺损 自制 简易 皮肤牵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制皮肤张器,对9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张治疗7-28d。结果;创面愈合。随访1年,外观仅有线形瘢痕。结论自制皮肤张器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组织、外观满意。

  • 标签: 皮肤缺损 自制 简易 皮肤牵张器
  • 简介:自1990年以来采用舌法治疗胃部手术(17例)和胆道手术(7例)后呃逆.呃逆出现时间为手术后8~48h.其方法是病人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嘱其张口、伸舌.施术者用纱布裹住舌体前1/3~1/2部分,轻轻向外牵拉,以病人稍有痛感为度,持续约30s后使舌体复位.如呃逆未消失,可重复上述操作.24例中15例经次治疗呃逆即消失,其中4例

  • 标签: 胃部手术 胆道手术 半卧位 治疗呃逆 治疗后 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是围绕患儿便秘,通过肛门张的手法,解决患儿便秘问题,减轻患儿痛苦以及减少治疗费用。方法:选择2023年03月至2023年11月入住我科共79例患儿,其中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的患儿共21例。针对这21例患儿,进行系列护理措施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常规解决办法和加用肛门张手法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给患儿减轻痛苦,治疗费用减少,患儿家属满意。

  • 标签: 便秘 患儿 肛门牵张 开塞露通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张成骨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口腔颌面外科后,已逐渐成为治疗唇腭裂的重要选择。据研究报道,截骨线的设计、张器的类型、上颌骨前移量、手术年龄等因素或将影响张成骨术的预后。本文主要针对唇腭裂上颌骨张成骨的最新进展,从治疗方法、患者类型和辅助治疗三方面,对可能影响唇腭裂上颌骨张成骨疗效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制订恰当的治疗策略,改善手术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唇裂 腭裂 牵张成骨 颅面骨发育不全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腭骨外固定两维张器在腭裂修复中关闭骨裂隙和后退腭骨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制作两维硬腭骨张器,在离体犬颅骨模型上制造人工腭裂模型,根据机械移动原理和张成骨原理,在硬腭后部设计2块可相对移动的转移盘,在定范围内使骨块向内和向后移动,进行两维张成骨,并进行了手术模拟。结果:研制的两维缝张器可将转移盘前后方向移动16mm,近中方向左右各移动4mm,张器固定牢靠,转运盘稳定,张控制准确,在离体模型上可实现关闭裂隙、后退硬腭的设计要求。结论:设计的外固定两维张器可以向后、内张腭骨,从而达到关闭裂隙和硬腭后退的目的。

  • 标签: 外固定牵张器 牵张成骨 腭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