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变应性鼻炎(NAR)与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时间、分型、诱因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976例鼻炎患者,通过病史采集、鼻分泌物涂片等检查对其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分型、诱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6例鼻炎患者经过试验,NAR患者379例,占38.83%;AR患者597例,占61.67%;NAR以女性居多,AR以男性为主;NAR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AR多发于秋季;NAR患者以鼻塞和流鼻涕为主要临床表现;AR患者以打喷嚏、鼻痒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且AR患者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细胞高于NAR患者。结论NAR与AR的发病时间、年龄、临床表现及比分泌物涂片检查有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001年2月—2002年2月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的761例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粪便做细菌学的鉴定,了解导致引起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因。结果761例腹泻患者经过粪便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12例,检出率为41%。其中变形杆菌居首位,构成比为44.55%;其次为志贺菌属,构成比为27.24%;弧菌科构成比为8.97%;大肠埃希菌属7.05%;金黄色葡萄球菌2.88%;沙门菌属构成比为5.77%;厌氧芽孢杆菌属3.54%。结论细菌感染性腹泻因病原菌不同而引起传染源的种类不同、型别也不同,全年均可发病,可侵犯各个年龄段,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轻重不一,多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还可引起死亡。
简介:目的分析导致难治性癫痫的颞叶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颞叶癫痫病例,分析其中73例病理证实存在颞叶肿瘤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前MRI显示有占位效应的病例23例;占位效应不明显,仅出现局部信号异常的病例50例.病理检查显示最主要的肿瘤类型为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59例,其中WHOⅠ级63例;行前颞叶切除术的70例,局部病灶切除术的3例.术后1例死亡,余术后随访2~10年,因非肿瘤相关性原因死亡1例,Engel'sⅠ级55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2例.结论与难治性颞叶癫痫相关的脑肿瘤是一类特殊的病理组群,表现相对良性的生物学特性,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癫痫灶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病症特点、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展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从我院抽选2011年05月份至2012年05月份期间,在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共计66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的不同,按照自愿选择治疗方式的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综合治疗组33例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食物治疗、运动治疗等综合疗法;药物治疗组33例患者,只是采用了药物疗法。结果通过周期性治疗,综合治疗组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2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9394%,复发率3%;药物治疗组33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6例,复发7例,总有效率8182%,复发率2121%。结论在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的过程中,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食疗与运动等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效果。
简介: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2例患者,其中102例为男性,160例为女性。年龄为219~83岁,平均年龄为(46.9±8.2)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为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56例为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患者具有其特殊的、差异化的临床特征,应当对其临床特征加以认识及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适的治法,以提升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对其诊断结果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据病史及肺功能测定可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胸部及头颅CT、血液粘滞度测定,能对合并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做出基本诊断,并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结论CT及血液粘滞度测定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脑梗死的诊断,判断预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治疗上采用中西医共施、传统溶栓和抗凝并举的方法,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
简介:目的对47例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例PBC患者平均年龄(57.42±6.2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60.0%)、乏力(42.9%)、纳差(41.4%)、黄疸(45.7%)。所有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38例患者(92.9%)胆红素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6例患者(62.9%)血清IgM升高,98.6%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47例患者均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46.8%,晚期(Ⅲ、Ⅳ期)占53.2%,所有患者均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各项患者ALP、AST、ALT、胆红素均显著下降。结论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纳差和不同程度黄疸,血清ALP和GGT水平升高、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熊去氧胆酸是治疗PBC的有效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性浮膝损伤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2010年收治的36例创伤性浮膝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经过内固定手术之后,1例患者出现创口感染,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在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经过随访调查后,显效32例,占88.89%;有效4例,占11.11%;无效0,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对创伤性浮膝损伤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明显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肿瘤部位大脑凸面17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12例,嗅沟6例,蝶骨嵴4例,小脑天幕及小脑半球14例,CPA区1例,脑室内2例。影像学检查病人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术前影像学侵袭性表现以CT或MRI图像上明确观察到瘤周组织结构受侵犯为标准。手术切除按Simpson标准分级,其中Ⅰ级切除28例,Ⅱ级切除15例,Ⅲ~Ⅳ级切除13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例复发。结论侵袭性脑膜瘤具有明显的临床特点,实施恰当的手术方案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