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观察其疗效和美观性。方法 选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实施传统放射切口手术为对照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美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85.45%,两组比较差异(χ2=15.093,P=0.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为(χ2=9.647,P=0.000);观察组患者对术后乳房美观性的满意度为96.36%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为(χ2=11.524,P=0.000),两组在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乳房美观性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纤维腺瘤实施环乳晕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放射切口手术,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美观性更好。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观察其疗效和美观性。方法 选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实施传统放射切口手术为对照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美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85.45%,两组比较差异(χ2=15.093,P=0.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为(χ2=9.647,P=0.000);观察组患者对术后乳房美观性的满意度为96.36%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为(χ2=11.524,P=0.000),两组在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乳房美观性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纤维腺瘤实施环乳晕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放射切口手术,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美观性更好。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1 月在本院接受口腔修复术的 13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的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法,研究组实施口腔数字化技术修复术。观察两组口腔修复美观程度、咀嚼功能、总有效率、口腔功能恢复(牙功能恢复率、咀嚼功能恢复率、语言功能恢复率、咬合矫正恢复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修复体黏合强度、色泽、形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442、2.911、3.234,P=0.008、0.002、0.001)。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个月,两组咀嚼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探究其二氧化锆全瓷冠的应用效果及在美观程度方面影响。方法:在随机抽签法下,将筛选对象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组中收纳患者31例,其病例数总计62,且临床检查后发现,2组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其入院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1月;其中,钴铬合金烤瓷冠治疗对照组,二氧化锆全瓷冠治疗实验组,对比效果。结果:临床治疗后阶段,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评测数据有组间差异,关于咀嚼功能评分、咬合功能评分、美观程度评分,实验组VS对照组,数据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实验组中低,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在患者牙齿功能有效改善,提高美观性,预防不良反应,降低发生率方面,联合二氧化锆全瓷冠方案具备明显优势,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正畸、修复疗法结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有效性及美观效果价值。方法:在2019.06~2021.11期间,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6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样本,中心随机系统分组,对照组/30(单一修复疗法治疗),实验组/30(正畸、修复疗法结合治疗),对比患者(1)牙齿功能;(2)牙齿美观程度。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牙齿功能、美观程度有明显优化趋势,(P<0.05)。结论:正畸、修复疗法结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功能以及美观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年轻恒牙牙外伤应用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与对前牙美观度、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对象抽取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纳入对象为在本院开展治疗的年轻恒牙牙外伤患儿40例,落实固定方法,以不同之处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0例纳入对照组者用常规固定法,20例纳入实验组者用玻璃纤维带与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对比咀嚼效率与牙齿咬合力、前牙美观度、治疗效果。结果:咀嚼效率与牙齿咬合力、前牙美观度经相关评估,表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时,实验组值为100.0%,对照组值为75%,2组相较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年轻恒牙牙外伤治疗中,玻璃纤维带与流动树脂弹性固定法的应用,可以改善咀嚼效率与牙齿咬合力、提高前牙美观度,还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微创拔牙联合牙龈成形术对义齿美观修复患者牙周组织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于我院行义齿美观修复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观察组行微创拔牙联合牙龈形成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牙龈边缘和牙槽突形状变化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TNF-α、CRP)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龈边缘和牙槽突形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NF-α、CR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6.98%,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联合牙龈成形术相比于常规拔牙术能够改善义齿美观修复患者的牙周组织状况,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并降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濒死体验是一种独特的意识,一种与自我相关神秘得无法解释的体验,可发生于危及生命或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分别称为经典濒死体验和类濒死体验。经典濒死体验对应于无反应状态下的内在觉知,可用于探索人类的断连意识状态。而类濒死体验是一种更异质的状态,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梳理心脏骤停、晕厥、冥想等不同情况下的濒死体验对其研究进展作一论述。研究者发现,有快速眼动期入侵的人更易发生濒死体验以及氯胺酮诱导的全身麻醉可作为研究濒死体验的可逆且安全的试验模型。虽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对濒死体验的解释,但这种现象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对濒死体验者的识别仍然存在争论。国内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濒死体验作为意识研究的一个领域,可用于探讨无反应状态下人类意识的机制,为临床意识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联合米诺环素对重度牙周病患者牙周指标及牙齿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重度牙周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米诺环素。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状况[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龈沟液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舒适度及美观度评分、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48/51)]高于对照组[80.39%(41/51)](χ2=4.32,P < 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SBI(1.32±0.41、1.11±0.36)、PLI(1.51±0.44、1.32±0.51)、PD[(3.29±0.70)mm、(2.51±0.63)mm]低于对照组[(1.65±0.39、1.45±0.38、1.92±0.42、1.88±0.49、(5.05±0.79)mm、(3.82±0.86)mm](t=4.16、4.63、4.81、5.65、11.90、8.77,均P < 0.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龈沟液TGF-β均高于对照组,MMP-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龈沟液BGP均高于对照组,CTX均低于对照组(t=-9.97、-10.71、-5.77、-7.40、7.24、16.11,均P < 0.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舒适度评分、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49、8.26、7.84、9.10,均P < 0.001)。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χ2=4.32,均P < 0.05)。结论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联合米诺环素通过控制牙周炎症,调节骨代谢,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牙周状况,提高重度牙周病患者牙齿舒适度、美观度及治疗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性皮炎患者应用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所发挥的临床疗效与对美观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治疗对象是80例患有神经性皮炎疾病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是40例。观察组:在患处涂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对照组应用卤米松乳膏,对比指标:①临床治疗疗效;②美观度良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美观度良好率高,组间数据形成对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