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本科生学习能力的骨髓穿刺术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实习的112名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常规的骨髓穿刺术教学培训;实验组的学生接受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骨髓穿刺术教学培训。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对骨髓穿刺术操作的术前准备、穿刺点选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考官提问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学生对课程设计、课堂互动、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教师角色转变提高了本科生实践能力;骨髓穿刺术模拟教学增加了学生对骨髓穿刺术操作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骨髓穿刺术操作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色代入法”应用于中医科医务人员带教中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人力资源样本库内收入的40名,进入中医科接受实习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后,确认可比。采用随机均分法对医务人员进行两组均分,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均纳入20名医务人员。对照组内医务人员选择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内医务人员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角色代入法活动,对两组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对培训后的各项护理能力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试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中医务人员的临床护理思维、病情观察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和规范动手能力4个指标差异显著,实验组各项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中医科医务人员临床带教时,将角色代入法活动应用于其中,能够对医务人员的技能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这种带教方式能够对医务人员的整体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角色定位以及误区分析对门诊导诊分诊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间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工作展开分析,通过小组讨论法、自我评估法等记录工作现状,统计角色定位的问题与误区;同时于2020年6月开始对门诊导医分诊护士工作进行创新,总结实施前后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工作质量情况。结果: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角色定位问题与误区主要包括:就诊秩序管理角色问题、协调角色不到位等。在实施新的工作模式之后,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工作质量有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就诊时间缩短、就医环境满意,实施前后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门诊导医分诊护士在角色定位管理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联合移情玩偶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轻、中度老年痴呆伴激越症状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73.50±6.45)岁;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73.12±6.73)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联合移情玩偶干预,共干预3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筛查量表(MoCA)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中文版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MAI)评价两组的激越行为,采用老年痴呆生命质量量表(QOL-AD)评价两组的生命质量,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两组的社会功能,所有问卷和量表均在入院时、干预后6个月各发放1次。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oCA总分高于对照组[(23.14±1.64)分比(18.51±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8,P<0.001);观察组CMAI总分低于对照组[(60.24±7.63)分比(67.56±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4,P<0.001);观察组QOL-AD总分高于对照组[(36.53±1.65)分比(31.12±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9,P<0.001);观察组社会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37.72±1.57)分比(31.5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96,P<0.001)。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联合移情玩偶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其激越行为,并提高其社会技能和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本科实习的76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名,实验组进行角色扮演法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根据测验和调查情况,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测验成绩和操作评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探索能力,使其理论和操作知识掌握更加牢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角色适应不良患者的效果评价。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得到完善,人们开始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精神领域,以及卫生安全有着普遍的认知。而相对应的医学类服务机构开设了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项目,组织相应的医师团队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与疏导,通过对开始治疗的患者进行角色适应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标准评定,我们对拉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随机抽取8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类型,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形成明显的临床效果反差,比较二者在干预前后对治疗的满意度,住院的满意度,安全事故发生率等方面产生的效果。通过实践结果,角色适应干预小组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小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小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角色适应优质护理干预对于不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对体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所接受的共计6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体检者人数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的体检者常规的管理,而针对观察组的体检者则给予其多护士角色定位服务模式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应用了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的观察组受检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更优于接受常规管理的对照组受检者,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服务质量评分明显要更高,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受检者采用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能大幅度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体检者的体检体验,保障了体检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对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50例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7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入住产科普通病房,接受产科常规术后护理干预,剩余75例观察组研究对象入住家庭母婴病房,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幸福感评分、照顾婴儿能力评分、喂养婴儿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角色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照顾婴儿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喂养婴儿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产科护理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能够更好地帮助产妇进行角色转变,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提升母亲的幸福感,同时也能提高产妇及家属照顾、喂养婴儿的能力,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标准,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辅导员角色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不断变化和更新。德育心理契约侧重于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期望,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分析现存的角色冲突,重建新要求下的辅导员角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