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学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有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求解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解立体图形上两点间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1.将立体图形中与两点相关的面展开,转化为平面几何图形;2.根据“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3.以最短路线为边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长方体表面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解法与此相同.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快速求解长方体表面的最短路径问题.

  • 标签: 最短路径问题 快速求解 体表面 平面几何图形 勾股定理 立体图形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运用平板模型对噻吩分子在Ni(111)表面的水平吸附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hcpA位的吸附最稳定,以bridgeB吸附最不稳定;噻吩吸附在表面上时,S原子向上翘起,4个C原子与边面Ni原子的作用更紧密,表面原子与噻吩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吸附的强度和吸附后S—C键的活泼性;噻吩以bridgeA吸附时分子与表面之间的电子给予与反馈最多,分子最活泼,而hcpA位吸附后噻吩分子轨道上电子的能量变稳定,分子并不活泼.

  • 标签: 噻吩 吸附 脱硫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为研究二极管热场致发射过程中阴极表面热效应的发展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在阴极表面建立了微米级圆台形微凸起物理模型,用数值方法对阴极表面的焦耳加热、热传导、诺廷汉效应等热电物理现象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形状微凸起、不同外加电场及诺廷汉效应对微凸起中温度分布及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凸起的形状,尤其是顶底半径比会显著影响微凸起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在只考虑焦耳加热及热传导效应时,微凸起中的最高温度总是出现在其顶端,但将诺廷汉效应也考虑后,最高温度点将会偏离微凸起顶端而朝微凸起内部移动,外加电场越弱,微凸起中温度最高点出现的位置越靠近微凸起内部;诺廷汉效应会使微凸起中最高温度达到阴极材料熔点所需的时间提前。

  • 标签: 热场致发射 热效应 诺廷汉效应 微凸起
  • 简介:陀螺的噪声是影响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插秧机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常规硬阈值和软阈值小去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构造了一种改进的阈值函数,改进的阈值函数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避免了将混叠在噪声中的有效信号完全消除,能够自动调节小系数的收缩程度,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利用插秧机组合导航系统中微机械陀螺的实际输出数据,分别采用硬阈值、软阈值和改进阈值小去噪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阈值去噪方法处理后信号的信噪比提高了约3倍、均方差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小波阈值 微机械陀螺 去噪 数据处理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一些例题,采用化归法,巧妙运用斐那契数列的特征,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化归,将问题的无关因素去掉,因而将问题的本质特征暴露出来,让读者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 标签: 斐波那契数列 数学问题 表面现象 化归法 特征
  • 简介:利用麦克斯韦函数描述空间等离子体能量分布特性,计算获得了空间等离子体中电子和离子充电电流密度、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发射系数,并基于充放电平衡方程,建立了表面充电电位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在卫星表面材料Kapton的充电电位中约占25%。

  • 标签: 表面充放电效应 二次电子 背散射电子 充电电位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DFT)、概念DFT和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了3种常见的噻唑类缓蚀剂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3-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ATA)和5-乙酰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MAcT)及其与青铜器表面粉状锈中CuCl2作用后形成配合物X(X=Ⅰ-Ⅲ)的结构和反应性能.通过计算研究发现,AMT的缓蚀活性最强,与CuCl2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最大,所形成配合物Ⅰ的二级稳定化能Eij(2)为603.37kJ·mol-1,并且配合物Ⅰ的反应活性最强,相互间形成聚合物的可能性最大.

  • 标签: 青铜器文物保护 噻唑类缓蚀剂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 相互作用强弱
  • 简介: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无限空间中TNT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传播过程,通过调整JWL状态方程参数,得到了与相关实测结果比较一致的超压峰值和正压冲量等冲击参量。讨论了网格密度和无反射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当量为1kg、1t和1ktTNT空中爆炸产生的冲击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结果符合空中爆炸相似律理论。

  • 标签: 空中爆炸 LS-DYNA 峰值超压 正压冲量 相似律
  • 简介:近年来,太赫兹科学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最热门领域之一,发展十分迅猛,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太赫兹科学研究的热潮。国际红外毫米-太赫兹会议是本领域内最权威、水平最高、历史最悠久的会议,体现该领域发展的最前沿方向。随着太赫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该会议不断向着太赫兹领域倾斜,2013年第38届国际红外毫米-太赫兹会议重心已全面转向太赫兹领域,全方位展现了当今国际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本次会议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NaturePhotonics"在此次会议召开后1个月内即发表以太赫兹为主题的焦点期刊("FocusIssue"),对太赫兹领域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 标签: 太赫兹 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 发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