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后,许多文化人都离沪去了后方,但郑振铎没有走,他毅然留在了上海。东南数省相继沦陷后,江、浙、皖以及上海藏书家所藏珍本图籍纷纷散入上海旧书肆,不仅日寇和汉奸攫取抢购,更多的将会流到海外。郑振铎深感“这些兵燹之余的古籍如果全部落在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去,将来总有一天,研究中国古学的人也要到外国去留学。”更重要的是,伪满“华北交通公司”等机关也在收书,并以府县志及有关史料文献为主体,居心叵测。就当时而言,可用做调查资源、研究地方情报及行军路线;从长远来看,则足以控制我民族史料及文献于千百世。一想到此,他忧心如焚,然而又没有“挽狂澜”之力。同时,某家某户的书要散出的消息又不断传出,
简介:近日,经历了60多年的历史风雨,广东北部革命老区南雄市水口、梅岭、南亩等镇的10多个村子保存下来的一批革命“真迹”———100多幅红军标语终于被当地文化部门抢救和保护、收藏起来。有部分标语采用科技手段揭下送南雄市博物馆专门兴建的“红军标语廊”永久珍藏;有的被钉上———“重点保护文物”的标牌。至今,南雄各地保存较好的红军标语有40多处计104幅(条),堪称广东省内现存红军标语保存最多最好的县(市)之一。红军标语中,保存较好的已被揭下24幅,内容形式多为歌谣、漫画、布告、广告等。新建的独特走廊———红军标语廊已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南雄市抢救“红军标语
简介:北风萧萧,乌云满天。我不顾深冬的寒冷,来到许昌西北苏桥镇西南石梁河畔,瞻仰华伦墓。只见平地有一冢丘,高4米,占地500平方米,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墓地苍松翠柏掩映,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墓前的碑楼内嵌一石碑,上刻楷书“汉神医华公墓”。此碑为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许昌地方名医捐款刊立。墓前还有一石碑,上刻“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伦之墓”。这碑是1985年4月,中华全国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伦学术研究会”时,与会人员所立。古今两座墓碑,表达了人们对这位神医的崇敬之情。也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墓地没有游人,只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拿着一个袋子,在墓前拣烟头、纸片、塑料袋等杂物。他大大的眼睛,圆圆的
简介:旧时农村的户籍管理,实行的是保甲制度。这种制度创建于宋代,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方告终结。一般说来,每个自然村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再往上就是乡公所了。乡设乡长,保设保长,每甲有一个甲长。40年代,也就是我童年、少年时期,我们村最后一任甲长,大名张成善,小名叫翰,人们戏称他“翰林院”。他长我两辈儿,所以呼之为成善爷。他当时50岁上下,瘦骨嶙峋,细高个头儿,长着两条细长的腿,还有一双如猿模样的长臂,大摇大摆地走路。夏天,拖着一双没了后根儿的破旧布鞋,一身裤褂脏兮兮的,老是敞开着襟怀。冬天,深蓝色棉袍胡乱系一下腰带,松松垮垮,坦露着赤红色胸脯,火车头棉帽的两只耳巴一高一低地向上张扬着。他睡觉与一般人不同,从不呼呼深睡,闭眼眯乎一会儿就算睡了,据说夜里也是这样,所以平时总见他白天打盹儿。在众人闲聊场合,他背靠墙根儿或树根儿,席地而坐,右腿翘在左腿上缠绕一圈儿,嘴上叼了烟卷儿,时不时地打盹儿。他有很大的烟瘾,嘴上总是叼着烟卷儿,耳朵上还往往夹有一支。别人抽烟把烟卷儿叼于嘴角,而他却叼在口唇正中,深深地用力抽气,咕噜一下咽进肚里,长长的烟灰也不掸去。有时一边抽烟一边打盹儿,口水将纸烟浸湿半截;有时烟火烧到了嘴唇,睁眼把烟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