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许多史前遗址中,我们会将与文化遗存共存的大量其他遗物和遗迹看作是人类行为所致,比如将动物骨骼看作是人类狩猎或食用的庖厨垃圾。就像用静态方法分析器物工具一样,其实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考古遗址也一样,它们在发现时也早已处于被弃置状态,从被古人类栖居到被发掘出来的漫长岁月中,饱经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的种种动力作用,沧海桑田,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因此,单凭发掘过程中所获得的表面印象而做的结论,难免与遗址本来的面目有很大的出入。埋藏学和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就是要把影响遗址和文化遗存堆积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区分开来,从而能比较客观和全面地了解古人类的活动与行为方式。本文作者是最早提出遗址形成过程概念的美国考古学家,他认为一处考古遗址是由人类文化的和自然动力过程共同塑造的。自遗址形成阶段开始,文化动力和自然动力就无时不刻地对文化材料产生影响,它们决定了文化遗存保存下来的条件和机会,并直接影响到考古学家对它们的解读和古人行为复原。遗址形成过程,特别是遗址废弃后的扰动会导致考古记录呈现一种被扭曲的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图像,造成我们了解和重建过去的偏差。由于考古遗址的改造和扰动不存在有没有问题,而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以,绝大部分的考古记录向我们展示的并非是一种凝固的远古社会形态,而是受到破坏后的扰动状态。在本文中,作者对如何研究形成过程,分辨自然动力和文化动力提出了一些理论方法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在考古发掘中分辨遗址形成过程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美国考古学家伍德和约翰逊指出,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文化遗存和遗迹的关系以及它们和遗址自然迹象关系的准确辨认和判别,是我们这门学科的基础。如果我们误读了这些关系�
简介:同济大学、江西省文博系统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悬棺吊装研究,在同济大学陆敬严副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反复对比论证,最后选定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仙水岩崖墓群为吊装现场。现将吊装实施过程概述于下。龙虎山仙水岩,座落在鹰潭市西南约20公里的贵溪鱼塘乡境内。这里峰恋秀丽,风光宜人,洞谷幽奇,千姿百态,素有江南“小桂林”的美誉。分布在这里的崖墓约有一百余座,多数在芦溪河畔,是目前江西省向海内外开放的重点旅游胜地。1989年6月6日上午,研究小组聘请了五位有多年攀崖揽索实践经验的采药工一道奔赴吊装现场—一仙水岩(口上舒家)。为
简介: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保证。在这种历史要求和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作出了在延安、井冈山、浦东建设三个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