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通货膨胀和海峡两岸经济危机等连动因素制约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因此,探讨该时期影响深远的恶性通货膨胀,应有特别的意义与高度的学术价值。本文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在回顾已发表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战后初期台湾通货膨胀的概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与相关治理政策。主要原因包括货币发行暴增、物资生产锐减、金融管理紊乱、公营事业营运恶化、人口递增、粮食恐慌与中国大陆经济情势急速恶化的影响等。而面对通货膨胀的棘手问题,当时所实行的对策主要为币制改革、利率政策、外汇政策、所得政策、农产品与公营事业的价格政策等。因行政管理失序、各项政策之搭配缺乏整体性与一贯性以及战后大环境巨变后的调适困难,这些对策的效果不彰,回顾当时发生的问题与对策,实值得当代引以为戒。
简介:2007年3月去看望好友甘肃省博物馆的祝中熹先生时,他送给了我几本《陇右文博》。在翻阅中有幸读到了于祖培先生《‘京’字初义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影迹——宁县庙咀坪遗址浅释》一文,很受启发。于先生从文字的初义去研究历史文化不失为一种有创意之方法。我相信依此法再参照文献及考古材料定会解破一些历史文化之谜。不过于氏在该文中所表述的“由是则知庙咀坪古名叫‘京”’。“现在‘京'‘姜’二字音、形的破解。表明我国在神农时期已有了成型的复杂文字”,“京是宗庙”,“《说文解字》‘人所为绝高丘也’依稀反映了‘京’原为宗庙神舍这类人工建筑的历史痕迹”观点等。鄙人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