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书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为诤友.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简介:
简介:在一位80后的车里,看到了几本书籍:《泡在城市的咖啡馆里》《丽江的柔软时光》《乌镇的似水年华》《在西街快乐中毒》《我和你有个约定》和《在海边遇见爱情》,用纸装帧净韫巧雅,图片精细,文字华柔曼妙,竟
简介:读书偶记刘世南一、廷杖原始罗继祖《枫窗脞语》第15面有一则《廷杖原始》,不同意朱国桢《涌幢小品》(一二)说的起于隋文帝时,他引《三国志·魏志(二三)·裴潜传》注引《魏略》所载魏文帝特赦尚书郎韩宣廷杖一事,断为“曹魏时已有于殿廷受杖者,前于隋矣。”其实...
简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予美圣俞》:“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今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页46注引苏舜钦《答梅圣俞见寄》:“古贵知者稀,流俗岂足顾?”按:所引苏句,与欧诗似无涉。
简介: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简介:王培军《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诸人竞作“柳絮词”,而实钗不谓然,嫌“遇於丧败”,以为“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遂自作一首《临江仙》,云:“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简介: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简介: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七回《陈之美巧计骗多娇》,写贾人陈彩,设计取潘某妇,而推潘堕水死。后数年,陈偶触景吐实,潘妇遂告官。按此事原型载宋人笔记,所云潘妇,即淮阴一节妇也。庄绰《鸡肋编》卷下云:“余家故书,有吕缙叔夏卿文集,载《淮阴节妇传》云:妇年少美色,事姑甚谨。
简介:陈盘《涧庄文集》第六七篇《读散原精舍诗偶记》:《散原精舍.诣范肯堂诗》云:“我生恨晚数千岁,不与苏黄数子游。
简介:“上大人,孔乙己”,鲁迅小说用後,至今流传。注家引明叶盛《水东日记》,并刘复辑《敦煌掇琐》,云唐以前已有此语。其说是也。然“孔”并作“丘”,与小说所用,稍不合。按钱锺书《容安馆札记》第六二九则,亦引《水束日记》,
简介:射洪县北,涪江之滨,有山名金华。山不算高,但古木苍翠,云雾缥缈,风景十分幽美。山上有金华观,始建于梁天监中,北宋治平二年改名玉京。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对其景色有如下描绘:“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后来杜甫游射洪,也惊叹此山之美,写道:“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就凭这些诗,已足以使人心驰神往了。但是金华山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不是因为自然风光,而是因为陈子昂曾经发愤攻读于此。
简介:晋宋之际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生,坎坷潦倒,贫困寂寞.这是一个有志趣、有追求、有才能、有节概的文人在那个重门阀、轻才华的时代的必然命运.陶渊明只活了63岁,却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的统治.其时在中国历史上正是南北对峙,军阀混战,阶级对立尖锐,民族矛盾激烈,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年代;而陶渊明终其一生,却对理想孜孜以求,对学问探索不辍,把读书做学问看成是人生最大乐趣——这同他所处的时代氛围,不能不说形成了巨大反差.
简介:一今年沪上桂花比往年开得晚一些。9月28日下午,我在沪西参加一个学术活动后,晚上还有一个聚会,中间相隔两小时,我约同行的朋友到附近的校园散步,忽然发现桂花开了。蓝天白云下,校园道路两旁,一望全是桂花树,芬芳馥郁,沁人心脾。那种蕴涵修持了整整一年的美好意愿,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从树木心灵深处细细碎碎地倾诉出来,有的金黄,有的橙黄,有的银白,还有丹红,缀满在郁郁葱葱的碧枝绿叶之间,文静而又热烈,雅致而又璀璨。我和朋友,以
简介:《世说新语.雅量》“褚公於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条云:“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文中的“送故吏”旧有二解,一是“故吏”送褚公,一是褚公送“故吏”。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送故”条引此,将“送故吏”解为“送故”之吏;高敏《魏晋南朝“送故”制度考略》也据之证明晋时县令离任,有故吏相送之制。朱铸禹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中则认为是褚公送“故吏”,
简介: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五,有称近人许盥孚观《简蔡寒琼守广州》诗:“梅子黄添湖外雨,荔支红人岭南天。”以为“名句,在宋人亦不多见”。余后读阮元《定香亭笔谈》卷二录邵梦余《永济寺》云:“莎草绿盈三月雨,桃花红人六朝山。”许诗自是从邵句变化而出。
读书断想
读书时间
读书心情
读书问道
读书偶记
读书柧录
网络与读书
读书如熬粥
朱熹论读书
读书孤录
陈子昂读书台
陶渊明的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新解
桂花时节送先生
“送故”吏与送“故吏”——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一
读书柧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