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文化是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中"剥离"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然而崧文化与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时间的界缘和文化内涵的界缘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此外,崧文化的高祭台、大型墓葬、酒器、玉器以及崧文化西进北扩等所表现出的社会复杂化,反映了仰韶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分化、大改组、大整合的变革时期,而良渚文化的诸多文明因素也都滥觞于崧文化,崧文化对于我国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崧泽文化 高祭台 大型墓葬 酒器 玉器 社会复杂化
  • 简介: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上承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的考古学文化。对崧文化早期遗存和马家浜文化较晚遗存以及各阶段器物组合、器形特征的比较和分析揭示,崧文化与马家浜文化既有联系,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并非简单的继承、发展关系。崧文化的形成除了继承马家浜文化传统外,也受到了皖江流域黄鳝嘴文化、薛家岗文化的重要影响,这与马家浜文化从西向东发展的文化态势相似。崧文化在成功吸收、转化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创造出新的文化因素,在文化中期阶段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一支考古学文化,直接影响扩展到宁镇地区、江淮东部地区等,并反向影响到皖江流域及其以西区域,从而奠定了以后良渚文化强势文化的基础。

  • 标签: 崧泽文化 马家浜文化 薛家岗文化 黄鳝嘴文化 文化变迁
  • 简介:文化时期的经济基础是玉石小商品经济。犁耕促进了集约化农业商品粮生产,用于粮食交易的石权和商品交易计数的陶筹随之出现,陶豆等陶器则可能出于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实现了量产;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催生了艺术家阶层的诞生;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商品生产形成产品和市场的互补。崧文化圈及其商品经济贸易圈为手工业和商业精英成为社会上层提供了路径,引发了社会的等级分化,使得长江流域的社会分化即复杂化开始于崧文化时期,明显早于其他地区。

  • 标签: 崧泽文化 商品经济 玉石贸易 石权 陶筹 量产
  • 简介:大汶口文化早期出现的陶豆、大口尊等器物从崧文化的核心区经江淮之间的过渡,传播和扩散到海岱地区南部。崧文化向北方黄淮下游地区的扩散可以分为四个层级或四个区域:第一是长江以北的江淮之间地区,可称为苏中地区;第二是淮河故道以北至苏鲁交界一带,可称为苏北地区;第三是泰沂山脉以南的鲁南地区;第四是泰沂山脉以北的鲁北及胶东半岛地区。

  • 标签: 崧泽文化 大汶口文化早期 陶豆 大口尊 向北扩散
  • 简介:之美主要指崧文化特别是崧文化晚期各类器物在形制、造型、装饰、工艺、色彩和创意等方面独特的物质表征和审美旨趣。究其成因,一是生业进步使审美创作具备了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二是没有强权压制的神崇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自由信仰和独立创意。崧文化神崇拜以陶器为主要载体,神的形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物象;而良渚文化以琮、璧等玉器为主要载体,神的形象日益格式化和神秘化。环太湖地区龙首纹玉器的出现,是神崇拜载体材质由陶向玉转换的标志性事件,可视为划分良渚文化与崧文化的重要标尺和界缘。

  • 标签: 崧泽文化 崧泽之美 陶器 玉器 物质表征 神崇拜
  • 简介:时代的皖江两岸因环境影响,宏观的聚落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部,中部很少,微观的地形选择也具有一定规律,是以岗地边缘为最主要选址位置。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当地快速形成了以玉、石器为主体的文化特质,同时吸纳了邻近地区诸文化因素。这一阶段是皖江流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对整个长江下游这一时期文化的崧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皖江 崧泽时代 聚落 文化 选址 文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