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从分析汉代人的生态观念及生态破坏状况入手,探讨汉代灾荒与生态破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灾荒在当时所造成的种种社会危害,指出由于时人对生态环境的漠视,造成了日常行为中大量的资源破坏,结果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灾荒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历史的教训,来揭示自古以来人类在自身生存发展上和大自然之间始终存在着“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
简介:民国时期,安徽省各种灾荒频频发生,呈现出无年不灾、多灾并发,灾荒种类多、以水旱蝗灾为主,灾害群发期现象突出,有灾必有荒,灾荒损失惨重以及天灾与人祸相互交织等特点。灾荒对安徽经济、社会以及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重灾荒,政府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互补短长,在灾荒的应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简介: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多变的世界。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改变了生态环境,改变了物界,促进了生物演化,导致了人类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也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人与自然,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大冲突。在人与自然不断的冲突与和谐的循环中,人类学会了生存适应。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的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变化和适应中得到演进与发展。
简介:
简介:灾荒史研究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因此,灾荒史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视角。作为地方史书的方志,保存了大量类型各异的灾荒史料,为我们研究灾荒史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文以山西府州县志为例,探讨了灾荒对经济、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官民在灾荒中的救助行为,进而对灾荒与信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方志在灾荒史研究中不仅是资料提供者,更是研究"指导者"的结论。
汉代灾荒的自然生态考察
民国时期安徽的灾荒与应对
试谈古代灾害与灾荒的考古
二十世纪请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方志与灾荒史研究——以山西方志为例
灾荒: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