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张道藩(1897—1968),字卫之,贵州盘县人,美术教育者。民国时期的著名政治人物、文艺理论家。曾于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担任台湾“立法院长”。晚年在台北写过一本回忆录《酸甜苦辣的回味》,其中一首题画诗有“红云出岫非有意,落叶归根实有情”的诗句,表现了他对故乡的难舍之情。

  • 标签: 张道藩 生前 文艺理论家 政治人物 民国时期 教育者
  • 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对陈铭枢说过:“没有你们的人民政府,就没有今天的人民政府,……我们今天的人民政府还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毛泽东所说的“你们的人民政府”即1933年11月22日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 标签: 中华共和国 人民政府 生前 新中国成立 人民革命 毛泽东
  • 简介:约一年前,南京一位老校友函电交驰,约我撰文记述蒋经国先生在台湾的往事。我已年逾八旬,早已参透世情,往事如云烟,还提它干什么呢?但我毕竟是一名中国人,对祖国有一份难以化解的浓浓情意;加之年青时所研读的又是政治科学,难免不对时

  • 标签: 台湾 蒋经国 函电 南京 政治科学 云烟
  • 简介:西泠印社在文人结社中是以印为核心的,可是在社长中,却有一位与印无关的人。解放以后的首任社长张宗祥,是个渊博的学者,文史考古不用说了,诸如医药、戏剧、书画等都很有造诣。尤其是地理,他在本世纪初就开始教这门课了,那是1902年在海宁的开智学堂的事。可是,对于印学他其实是不懂的。近年来出过多种张氏的纪念册,其中也都没有与印有关的文章。

  • 标签: 张宗祥 生前 文人结社 西泠印社 社长 学者
  • 简介:在全面抗战的前一年,有一位生于蜀中,却血溅白山黑水之间的抗日女英雄,她殉国时年仅三十一岁。当年,她身边的战友和群众,都亲切地称她"瘦李",日伪军则称她是"红妆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共匪女头领"。她就是赵一曼。笔者走访了赵一曼的出生地四川宜宾,她生活、工作和斗争的地方湖北武汉、宜昌,江西南昌、九江,上海,还有她最终献出生命的地方,试图找寻一个真实的赵一曼的人

  • 标签: 赵一曼 莫斯科中山大学 滨江省 东北人民革命军 赵尚志 中共党员
  • 简介:陈独秀的大名,在我国近代史上毁誉了大半个世纪,他的子女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杀场上”。他的一生,坡坡坎坎的事多,平平坦坦的事少。关于他的是非功过,因时而异,因势而异,盖棺也难论定。

  • 标签: 陈独秀 四川 中国 生平事迹 邓蟾秋
  • 简介:郭字宽(以下简称郭):在履历中胡耀邦同志学历低,可是在各种工作岗位上都提出过很多思想创新,这是为什么?

  • 标签: 胡耀邦 生前 思想创新 工作岗位
  • 简介:土族在历史上被称为“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自称“蒙古勒”和“蒙古尔昆”(即蒙古人)。主要分布与青海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居住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石塬乡宋家沟村和三二家村崖底社的土族,据当地土族老人讲,是明朝中后期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宋家庄迁徙过来的,主要为宋、王两姓。由于通婚关系,在大河家、刘集、柳沟、关家川等乡镇亦有零星分布。

  • 标签: 土族 火葬习俗 民族文化 结构主义 中国
  • 简介:破土动工于1958年的人民大会堂,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大会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性建筑和新中国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它和天安门城楼、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相互呼应,构成了既具浓郁中国特色又焕发着新时代气息的大型广场——天安门广场。正因为此,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举世的瞩目。而关于这个广场和这座政治性建筑的构建方案设计及定案过程常人难窥其真、其详,于是有了各种猜测和谬传。例如海内外盛传天安门广场规划和人民大会堂设计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做的;又如在天安门广场上耸立至今的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究竟出自谁人之手,说法亦不一而足……出于一个偶然的机缘,笔者认识了陶宗震先生,这位人民大会堂方案真正设计者以自己亲历亲为的事实,对笔者往日关于人民大会堂设计记叙时直接援引的传统说法,一一给予了澄清。

  • 标签: 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广场 设计方案 苏联专家 方案设计 规划设计
  • 简介:浙江绍兴平水,距绍兴城南15公里,驱车15分钟即可到达。平水镇,从人文地理的眼光来看,有一山一溪一寺一茶闻名于世,1880年,诗人刘大白诞生于此。公元2012年秋,笔者和友人在他平水的故居前流连拍照,用越语与乡人攀谈,有一搭没一搭的,无情节可言,却也有乡音无改鬓毛衰之小感觉。在这个诗意严重稀缺的年代里,那破败的老屋,停滞的光影以及菜地里的几只蝴蝶,都让我觉得时间这杯黄酒,浓得像故乡这两个字,让人想起来都觉得无比的惆怅。

  • 标签: 现代诗人 诗魂 寂寞 死后 生前 浙江绍兴
  • 简介:贾国荣《杠上争夺战》贾国荣1954年出生,1986年从事新闻摄影,中国新阈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社编辑委员会委员。作品〈中国女子体操选手》获得第45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单幅铜奖;《莫斯科飞传捷报》获得全球华人摄影最高的特别奖;《杠上争夺战》获57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运动类一等奖。2000年在香港出版个人新闻摄影集《难忘的中国》。

  • 标签: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中国新闻社 编辑委员会 故事 体育运动 1954年
  • 简介:东北流亡抗日挺进纵队是抗战初期一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隶属于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最先东进皖东敌后抗日。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在同年冬被四支队第八团缴械遣散。对此事件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本篇访谈录记述的亲历者高志荣将军所谈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原因,是各种看法的一种。我们相信,按照“双百”方针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不同认识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 标签: 抗日武装 抗战初期 新四军第四支队 “双百”方针 挺进队 事件经过
  • 简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你是一个闪亮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历史告诉我们,你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历程。1927年8月1日,你在南昌起义的枪声中诞生了;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胜利会师,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胜利;八年抗战,坚持敌后,1945年打败日本侵略者;1949年解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