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探讨1985年新疆且末县扎洪鲁克墓群和洛浦山普拉墓群出土的一批周-汉毛染织品的染色工艺,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和色度仪对这批毛染织品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反射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这批毛染品均使用植物染料染色,分别采用四种染色工艺:直接染色、媒染染色、复染染色和套染染色.其中,蓝色毛织品为直接染色;红色毛织品采用了媒染、复染工艺,绿色毛织品由蓝色与黄色套染而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红色毛织品是用铝盐作媒染剂染色而成,铝盐含量与毛织品的色度呈相关性.说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和色度仪的使用是分析古代毛染品染色工艺的有效手段.
简介:前日,李培林说: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的硬性要求和总体进度还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全国第二轮省级志书规划2529部,出版455部,完成率为17.99%:地市级志书规划388部.出版177部,完成率为45.62%;县级志书规划2950部,出版1580部,完成率为53.56%。完成《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确定的任务时间还有四年,四年时间一晃即过.各地需要全面把握第二轮修志的完成进度.分析影响进度的主要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指引工作方向: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工作落实。
简介:岩体开裂是危害花山岩画最严重的病害,会对岩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制定有效的灌浆加固措施,在对岩体开裂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岩画区共有418处开裂病害,开裂岩体以风化开裂体为主,占69%,且构造开裂体的厚度大于风化开裂体;2)构造开裂体的钙质、钙质与泥质共同充填比例为78%,高于风化开裂体的52%;3)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的张开度均以小于6mm为主,可知当张开度大于6mm时,开裂体将发生剥离掉块;4)风化开裂体的危险性I级、Ⅱ级所占的比例为57%和22%,小于构造开裂体的64%和27%,但风化开裂体多发育于岩画存在部位,易出现开裂和掉块,破坏更大;5)构造开裂体的厚度较大、裂隙连通性好、危险等级高,而风化开裂体厚度较薄、裂隙贯通性差、危险等级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开裂岩画岩体灌浆加固及后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本研究旨在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锈体的结构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金相显微分析和离子色谱分析(I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青铜水禽锈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高湿、火烧、人为破坏的特殊埋藏环境是该批青铜水禽严重矿化的主要原因,而有些矿化严重的部分为稳定的粉状锈蚀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害锈”;从组织的微观腐蚀特征来看,铸态枝晶结构的样品α相优先腐蚀;而铸后受热组织则呈晶间腐蚀的特点,腐蚀由晶粒间界向晶粒发展;锈体层状结构的产生与Cu20溶解产生空隙,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生成了孔雀石有关。
简介:通过前期现场调查,分析了贺兰口岩画的主要病害,提出岩画附近的危岩体是其中威胁较大的一类地质病害。根据现场勘察将贺兰口岩画附近不同状态的危岩体分为坠落式、滑塌式和倾倒式三类失稳模式。经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岩石矿物组成、密度、气孔率、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质,并且利用Hoek—Brown准则、贯通率法以及岩石表面回弹值估算了危岩体与主控结构面的强度参数,例如单轴抗拉和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然后利用不同失稳模式的计算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中,需要进行加固。
简介:在首届新方志编纂中,大多采用的是章节体,在续志编修开始后,一种虚设层次少,主题鲜明,类目清晰,结构灵活,文字精炼,信息含量大,方便检索使用等特点的体例逐渐得到方志界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同,此种体例即条目体。安徽蚌埠市志办公室汪耕汉在《条目式是新志书编纂的理想形式》一文中论述了史志编纂的3种主要形式一章节式、辑录汇编式和条目式,认为①章节式的编(篇)、章、节的次序不容混乱,它们之间的关系受时期先后和前因后果的制约,因而是论述历史发展规律的史书编纂的理想形式;②辑录汇编式的特点适用于文献汇存,就全书结构来看没有著作性,不适于志书的整体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