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真性"观念建立在西方哲学有关现实、再现以及知识的认识论基础之上。从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的文化发现,到20世纪初人类学民族志的文化表述,都以本质主义的观念宣称客观真实及全面地再现文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深入,以及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深化,民族志表述的文化被看作是现实的社会建构,民族志表述的仅仅只是"部分的真理"。由此文化本真性的观念从本质论转向了建构论。这种转向,对中国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在于:由于参与者的主体性、语境的时效性等因素,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标准很可能遮蔽了文化本身的历史性,这样反而会阻碍文化的传承发展,扼杀文化的生命力。本真的文化不是那些被表述的碎片的、静止的社会事实,而是当地人感受的、体验的、实践着的、具有历史性的日常生活。我们正在保护的"本真"文化,只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建构,远不同于文化本身的真实样貌。作为文化代理人,外来知识精英往往僭越本土文化持有者的主体角色,继而建构本真的文化,但外来知识精英无法回避以下伦理拷问:精英文化的优越感以及对本土文化的文化殖民。面对多元、异质、流动的文化遗产现实图景,民俗学应该超越"探求本真性"的学术范式。
简介:导读:当下。全国各地新建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地拔地而起,外表令人赞叹。但是内部陈列大多仍是传统的套路,主题和形式大同小异。大体是本文所谓的“专家建构”。即用专家提供的框架对观众进行教育或灌输。本文论述了考古遗址展示的建构主义方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J。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本文指出。兼顾教育与自我满足、信息与理解是博物馆和遗址现场展示的理想境界。博物馆和遗产展示被公认为大众教育场所,从国际发展趋势可见,这种特殊教育场所在为观众提供“专家视角”的同时。也要鼓励培养“观众视角”。在展示中。观众能够通过对各种展示的了解,积极创造个人的体验和意义,从而形成个人的世界建构。我国博物馆陈列向来是饱受诟病的对象,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改变展览方式,在尊重专家视角的同时,也充分培养观众的视角和体验,创造新的主动学习环境,将博物馆和遗产地变成开发智慧的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