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人物》杂志在去年5月全新改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新杂志。而事实上,我们足够"老"。《人物》创刊,是在1980年这个时候,它是国内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在上世纪80年代,《人物》伴随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曾有极为灿烂的表现和巨大的影响力。33年来,《人物》始终是一份深具人文精神的杂志,在捍卫真理、支持改革开放方面敢于发声。33年后这一精神仍是《人物》的尺度。

  • 标签: 拾叁 《人物》 六小龄童 人文精神 周有光 文学世界
  • 简介:2010年黄亚洲的小说《雷锋》出版.不久电视剧与话剧上演。曾经红于上世纪60年代的雷锋精神,在当下是否还能继续传承,这几乎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今天,特别刊出一篇观后感,作者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去看话剧《雷锋》,很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雷锋》 话剧 2010年 雷锋精神 60年代 电视剧
  • 简介:一、迪化宝新局最后的铸币光绪十二年(1886年),新疆巡抚刘锦棠为使天山南北两麓钱币统归一律,决定成立“迪化宝新”钱局,改铸红钱。从传世至今的宝新局红钱上能看到,开炉初至后期(至少在光绪三十二年前),宝新局铸币质量都比较好,轮郭凸显,币文清晰,重量标准。但最后由于原料用尽,以及全国广铸铜元的影响,宝新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炉。

  • 标签: 铸钱 库车 新疆巡抚 光绪 刘锦棠 铸币
  • 简介:辽《驸马萧公平原公主墓志》全称为《故威武军节度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兼侍中驸马都尉萧公平原公主墓志铭》(以下简称《主志》),2010年10月出土于辽宁省阜新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图山南麓的辽代后族萧氏墓地中。

  • 标签: 墓志铭 公主 平原 驸马 考释 节度使
  • 简介:在今年五月号《紫禁城》(总二二○期)上,刊登了林姝《“美人”欤?“后妃”乎,“十二美人图”为雍亲王妃像考》一文。读后十分高兴。尽管该文不赞同我的意见,但其所揭示出来的资料,恰好证实了我的观点。

  • 标签: 《胤稹围屏美人图》 清朝 历史文化 收藏品
  • 简介:钱曾所注《牧斋初学集》有足本、节本之分,节本以朱梅、凌凤翔刻本最为通行,由于此本不能反映钱曾注释的全貌,往往为学者所讥讽。苏州图书馆藏有钱曾《牧斋初学集诗注》钞本一部,仅存十四卷,较朱梅刻本多出注释近三千条,为我们了解钱曾注释全貌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从苏州图书馆所藏残本入手,重点分析了钱曾笺注的成书时间、版本流传以及对牧斋诗歌的价值。

  • 标签: 钱曾 牧斋初学集诗注 钱谦益 价值
  • 简介:据有关资料介绍,叶尔羌汗国(1514—1678年)的社会经济十分发达,作为商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必然应运而生。据史料记载,叶尔羌汗国创建两年后,已经使用本国打造的钱币上。近些年,随着《新疆钱币》专刊对这类钱币文章的陆续发表和钱币实物的发现,给拓宽研究此类币种提拱了第一手资料。笔者综合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新疆钱币 社会经济 金属货币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史料记载
  • 简介:黄体正(1767~1845),清代嘉道间著名文学家。字直其,号云湄,别号江村、荆樵。广西桂平金田人。黄体正早年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秋窗尘稿)白序》云:“大丈夫抱七尺之躯,落落自喜,虽未得志,然鹤在笼,鹰在鞲,未尝须臾忘霄汉也。设一旦奋其羽毛,抟风直上,附鹏翼达天衢,万里盘空,回翔下视,斯时鸣且惊人,肯效秋虫吟唧唧哉?”颇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气概,可惜时运不济,终其一生也未能跻身达官显宦之列。嘉庆三年(1798),参加戊午科乡试,高中解元,时年32岁,在此以前曾有五次乡试失败记录。中举后,主考官吴树萱(寿庭)携其早期诗作至京,遍传馆阁钜公。此后又是几次赴京参加会试或应大挑不第。其中嘉庆十九年甲戌科会试落第,居京数月。当时广西著名文人张鹏展亦在京,正在编纂《峤西诗钞》,

  • 标签: 诗作 述评 杂著 文学家 有理想 大丈夫
  • 简介:在基督教入华史上,福建省的福安县绝对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其为天主教多明我会在华开教地;又是"礼仪之争"的策源地,而"礼仪之争"不仅引发了天主教会内部及至清廷与罗马教廷间的大论争,还成为中国政府禁绝基督教和罗马教廷取缔耶稣会的导因。而福安教案中所呈现的中国官府与西方教会之间的关系,也是饶有意思值得分析的个案。

  • 标签: 多明我会 西方教会 礼仪之争 周学健 福安县 广东巡抚
  • 简介:运城万荣县发掘的开元八年(720年)薛儆墓是山西唐代墓葬考古的重要收获。这座墓不仅规模大、级别高,还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异常现象,如墓志中谥号空出、天井中发现石人和石柱头、墓道填土中夹杂有壁画残片等。以往研究多认为薛儆墓有僭越之嫌,并未深察,本文通过细读墓志并参考以往发现,分别对这些现象提出了新的解释。

  • 标签: 唐代 薛儆 墓志 谥号 石人 石柱
  • 简介:邓家湾遗址石家河文化墓葬中主要是土坑竖穴墓,本文通过墓葬的空间布局、墓葬等级、随葬物品及葬俗,展开对当时该氏族内的原始宗教观念、社会分工、贫富分化、社会性质和结构的讨论。

  • 标签: 邓家湾 石家河文化 墓葬 氏族
  • 简介: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概念的分析,指出“文化遗产”转变了以往博物馆以“物“为核心的特点。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博物馆必须接受一系列的新理念和新材料。“文化遗产”拓宽了博物馆保护对象的范围,改变了博物馆经典的时空观念,对博物馆理论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于当下博物馆而言,正面临着一场触及核心理念的挑战。

  • 标签: 文化遗产 概念 语境 博物馆 博物馆理论
  • 简介:山林川泽作为自然资源,原则上是对所有人无偿开放的。从整体上看,在殷周邑制国家时代,族长与氏族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的规约对山林川泽资源进行共同利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私共利”。至迟从西周中期,开始出现山泽君主私有化的倾向,进入帝国时代之后,这一倾向又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然而在专制王权下,“公私共利”的原则却依然存在。在山泽禁区内,历代帝王通过实施“弛山泽之禁”以实现所谓的“公私共利”,实质上是掩盖山泽私有进一步强化的手段。在禁区外的山泽区域,通过“公私共利”的利用规定,一方面是君主与实力阶层在山泽占有问题上达成的一种妥协;同时,亦是保障普通民众获得再生产手段的重要方式,但从实践层面而言,这种“公私共利”并不能真正实现,体现出古代国家权力在维护民众再生产方面的缺陷。

  • 标签: 山林川泽 禁区 弛山泽之禁 公私共利
  • 简介:为评价青铜文物缓蚀剂效率及封护抗腐蚀能力进行了两项电化学实验。一是利用直流腐蚀的极化电阻法对缓蚀效率评价,二是应用恒电位交流阻抗法对涂层的抗腐蚀效率评价。实验表明,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优于单一缓蚀剂如AMT、BTA,在模拟中性土壤介质的水溶液中各自缓蚀效率分别为88.7%、94.6%,两者组成复合缓蚀剂后其缓蚀效率高达98.8%,这是发挥其缓蚀剂各组分的协同效应的结果。应用恒电位交流阻抗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附着有封护层时复杂的腐蚀过程。结果表明,石蜡涂层样品的Nyquist谱图出现扩散过程引起的阻抗特征;聚乙烯醇缩丁醛涂层、ParaloidB72涂层、空白样(缓蚀层BTA)三种样品Nyquist谱图均是由于涂层微孔引起的阻抗特征,在同一浓度下其抗腐蚀性能排序呈依次递减趋势。

  • 标签: 电化学方法 直流腐蚀 Tafel曲线 交流阻抗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 文化救险 复原重建 影像民族志
  • 简介:本文从记载孙权二子夺嫡事件的基本文献《三国志·吴书》及裴松之注引殷基《通语》人手,首先分析二子夺嫡事件的历史记载与文献依据,探明对二宫夺嫡事件的政治结论在孙皓即位之前并无定论,此后褒扬太子党而贬斥鲁王的主流评论是从孙皓即位后才逐渐确定的。进而对太子、鲁王党争两派各自结党原因进行溯源,太子党主是以顾、陆子弟为首的,具有一定操守与传承的吴郡士人群体,鲁王党则是以全琮为首的以共同利益为枢纽的临时政治集团。由此认为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实际早已存在矛盾,即以陆逊、顾谭为核心的吴郡士人与全琮、步骘等或因军功,或因孙权出于限制陆逊等人权力的目的,而在建国后大力奖拔的后起官僚的矛盾,这种矛盾因“二宫并阙”而公开化,最终以二党皆败,孙权改立孙亮而告终。笔者认为,不应将二子夺嫡及党争简单归咎于孙权晚年昏聩,而应从孙吴君臣内部矛盾的发展人手,从而探明孙吴中后期政局变动的历史脉络。

  • 标签: 二宫并阙 举国中分 通语 孙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