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川剧学”辨何谓“川剧学”?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来看,此语大致是按戏剧学>戏曲学>剧种学>川剧学的层次逻辑关系引伸而来。根据这种逻辑,有的同志则进一步引伸出“川剧剧作学”、“川剧音乐学”、“川剧舞美学”、“川剧表演学”、“川剧导演学”以及“川剧声腔学”、“川剧流派学”、“川剧观众学”、“川剧教育学”等等;也有人变换角度而强调交叉学科的研究。总而言之,在不少人心中,“川剧学”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包含着若干“分支学科”或“分支系统”.既然当前大家较多涉及“川剧学”的对象范围、研究角度与方法等问题,不妨先从类似问题谈几点不够成熟的看法:第一、“川剧学”的确切含义。由于“川剧学”系“戏剧学”引伸而来,有必要先认识什么是
简介:那是2003年的一天,笔者有幸征集到1957年3月19日拍摄的“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初次试演纪念”照片一张。原地点民众剧场(现吴越街新华书店对面),照片上有当时的市文教部部长刘显德(第一排左10)、副部长陈效东(第一排左12),文教局局长刘广太(第一排左8),副局长陈盛业(第一排左17),有黄梅戏前辈艺人丁翠霞(第一排左5),丁永泉(第一排左15),潘泽海(第二排左2),丁紫臣(第二排左3)和彭玉兰(第二排左12)夫妇,丁紫旺(第二排左17),有京剧老前辈陈鹤昆(第二排左11);还有训练班小学员,他们是:余凤英(第一排左3),徐小安(第一排左7)、张莉萍(第一排左9),毕秀荣(第一排左14),罗风玲(第一排左16),徐吉英(第一排左18)、周旭春(第二排左6),江小平(第二排左8),钱干臣(第二排左10),戴莉莉(第二排左12),叶玉珍(第二排左13),周考如(第二排左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