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好莱坞为主的外国大片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中国电影如何在电影创作环境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生存和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电影界与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新时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其发展嬗变的历史进程中,开始着手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寻觅。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被找寻和被确立,无疑是使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能够积极参与我国和世界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云南少数民族电影 文化身份 族群意识 群体记忆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音乐与认同的关系成为民族音乐学的流行话题。为了理解民族音乐学家如何看待这一主题,本文对过去25年间发表在《民族音乐学》期刊上,标题含有“认同”一词的17篇文章进行了综述。此综述表明,这些本文的作者既没有引用有关“认同”话题通常所用的文献,也没有引用其他文献。因此,本文主要围绕通常文献中出现的基本问题,即认同的概念、来源、种类、产生及由谁界定并且规范化认同等来解析民族音乐学文献。最后通过反思,总结出音乐在认同的建构与符号化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认同 认同性 归属 缝合 自我理解 能动作用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十四届年会,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筹备,终于在2014年7月16目至20日在贵阳拉开了帷幕。本次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贵州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承办。贵州省政协以及文化厅的主要领导均列席或发来贺词,国务院文史馆馆员田青,文化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出席并作讲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并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做了总结。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年会 三十周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纪念 中国音乐学院
  • 简介:我国众多少数民族沿边境线聚居,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长期得以流传,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其文化已有濒临消失的危险。本文反思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探讨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对服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边疆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现代性 边境少数民族 文化自觉
  • 简介:文化人类学涉及到的领域极为广阔,它使得民族音乐学更具有人性因素、使其拥有了社会功能,并推动民族音乐学凝聚力不断的增加,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田野工作作为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两者的基石,使其充满了动态生命力。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文化人类学 田野工作
  • 简介: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华艺术宝库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在我国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所有非遗入选项目中,少数民族艺术占有很大比重。如侗族大歌、格萨尔、藏戏、玛纳斯、花儿、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等,不仅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 标签: 民族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传承 少数民族艺术 维吾尔木卡姆
  • 简介: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各族人民在实践和生活中创造了无数饱含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的音乐,这一创作在不停地继续,一直到今天。中华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结合衍生了新的民族音乐,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具表现力。

  • 标签: 民族音乐 音乐形成 音乐特征
  • 简介:我国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植于中华民族这片神奇的土壤,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本文就从我国民族音乐的独创性这一特性出发,分别从民族音乐的历史传承、创作手法和地域色彩三个方面对其独创性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以期加深大众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民族音乐 独创性
  • 简介:当代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目前呈现一种空前繁荣的局面,溯其原因,有政治的影响,也有文化风潮的推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致力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中国画艺术家层出不穷,对少数民族题材艺术的创作作了大量的探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如今,少数民族题材的中国画创作依然兴盛,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将在文中作出一些梳理。

  • 标签: 少数民族题材 中国画 现状 展望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口述史”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在西方悄然兴起。近年来,特别是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运用了“口述史”理论与方法,使得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口述史”研究获得较大的进步与突破。学者们在重视民族音乐本体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口述史”实存分析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音乐学界对“口述史”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还存在许多疑惑与误解,对“口述史”的价值、地位、特征等还认识不足。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有着独特的范畴和特点,以土家族土司音乐为例,其“口述史”研究同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尤其是对土司时期反映土家族人民俗生活、仪式音乐与典型的土司音乐等实存音乐现象进行的“口述史”研究。人们运用了现代录音、录像技术,记叙了土司到普通民众在民俗、宗教、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生活历程。如今,“口述史”将借土家族音乐更广泛、深刻地记录下土家族社会发展的历史痕迹。

  • 标签: 民族音乐 口述史 土家族 土司 音乐文化
  • 简介:小学音乐教学多以感受体验为主,对于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比如笔者曾听过一节观摩课:人音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其多列》。这是一首云南哈尼族民歌,被选入教材时保留了三段歌词:

  • 标签: 民族音乐文化 实践 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教材 一年级上册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也是一种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无论从历时性或共时性角度看,该学科领域都存在着对方法论范式进行选择的不同的可能性。音乐(形态)分析、音乐学分析和民族音乐学分析(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文化分析)被视为可供中国传统音乐(含汉族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进行选择的三种典型的音乐分析范式,彼此之间存在共性、个性之分。其中,民族音乐学分析从理论和分析实践上假定并包括了其他两种分析范式的因素,对于不同范式分别强调的“形态、语义、语境”等符号学分支的学术观念给予了综合的应用,又根据传统音乐具有的“跨(异)族群一阶层”文化研究的性质,尤其强调了其中语境的因素。故而,民族音乐学分析是我们从事该类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予以考虑的一种分析思维和方法。

  • 标签: 音乐形态分析 音乐学分析 民族音乐学分析 传统音乐研究 “跨(异)族群-阶层”文化研究 方法论
  • 简介:关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①国际传播与推广中的“如何有效传播”问题,本文认为应关注有效传播的“三关键”与“五步骤”。“三关键”指的是影响音乐文化国际传播与推广的诸因素,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者和受众。“五步骤”是调查研究,知彼知己,选择恰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选准良好的合作伙伴;以权威人士和权威媒体的权威宣传,激发传播对象社会心理倾向的权威性;精心组织受众,创设温馨的传播情景;延伸宣传,扩展传播效果。

  • 标签: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国际传播与推广 三关键 五步骤
  • 简介:人类学田野作业反思成了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科学民族志反思到阐释民族志再到各行其是的实验民族志并延续至今,促进了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而深受人类学影响的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由于研究对象(音乐本体)的特殊性,没有跟随人类学的田野反思,却聚焦于音乐学方向(本体论)与人类学方法(文化论)的论争上。借鉴人类学田野反思的经验,结合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志田野作业,反思我们田野工作中时间、地点和人事等经验得失,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志 音乐民族志 田野作业
  • 简介:我国古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但没有归纳、总结出本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由于音乐理论体系的缺失,20世纪初,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先河的学堂乐歌,大多抄袭外国作曲家作品中的现成曲调,为其填词。100多年后的今天,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依然尚未建成。我们应当弄清古代“乐理”和今天“音乐理论”的不同,也不要以为用西洋音乐理论便可以代替中国音乐理论。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各民族音乐作品形态和借鉴欧美音乐理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是中国音乐界目前面临的一项光荣任务。

  • 标签: 理论 乐理 民族音乐 理论体系
  • 简介:民族音乐学接受后现代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类学思维和方法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某些不同于哲学、美学领域后现代思潮的个性化特点。基于对表象意识的认同与否,后现代理论大体分为怀疑论者和建设论者两派。以梅里安姆、赖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民族音乐学,先后采纳了学术上有承继关系的博厄斯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和后现代建设论文化观,以较宽容、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和面对各种音乐文化危机现象的同时,还一定程度削弱、化解了由彻底、极端的后现代怀疑论所带来的某些尖锐矛盾问题。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值得进行反思、批评,同时予以学习、研究、借鉴的后现代学术发展思路。

  • 标签: 反本质主义 表象 民族音乐学 后现代理论 怀疑论 上下文语境
  • 简介: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及文化特征,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犹如一个悠然的"世外桃源"。25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在此处交融与变迁,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身体装饰方式和文化审美观念。本文拟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入手,实现从注重艺术本体到关注文化内涵的转变,即从身体装饰中的"技艺"层面至族群"记忆"层面展开剖析。主要通过"原色"、文身(面)、服饰纹样以及图腾配饰四个要素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对云南少数民族由身体装饰所呈现出的历史记忆和族性认同问题进行一个人类学的解读。

  • 标签: 云南少数民族 身体装饰 历史记忆 族性认同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是我国交响乐发展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大多数作曲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对象,反其道而行之的作曲家王西麟却在此时创作出了一部具有风俗性与色彩性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试以王西麟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为切入点,从音乐的本体分析简要概括作曲家民族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个性化的运用,并进行历史的审视及解读。

  • 标签: 《云南音诗》 民族音乐元素 王西麟 音乐创作
  • 简介:作为日常生活的哈萨克民族工艺的装饰图案符号体系,形态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出哈萨克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生活态度、生活观念等社会文化,蕴涵着哈萨克民族的民俗、信仰、审美等精神文化。对哈萨克民族图案符号体系文化的阐释,不仅要对图案符号体系艺术本体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图案符号的创作者所存在的社会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理解哈萨克民族图案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 标签: 哈萨克民族 图案 符号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