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会发展今天,民间美术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其独特艺术特点,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民间美术 艺术教育 价值
  • 简介:<正>我国古代戏曲梦境为描写对象剧作相当多,不少戏曲名著都有梦境描写,关汉卿、马致远、汤显祖都是写梦大手笔。提起梦与文艺创作关系,人们首先想到是弗洛伊德。实际上,只要注意一下我国古代戏曲批评就不难发现,汤显祖、谢肇涮等批评家早就提出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与梦同"等重要论断,王骥德、金圣叹、李渔等踵事增华,使"梦释戏"这一方法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 标签: 戏曲创作 美学价值 描写对象 古代戏曲 王骥德 文艺创作
  • 简介:作为“俄罗斯年”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署共同主办”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将于2006年3月22日至5月19日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110幅作品.全部由著名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提供。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是俄罗斯最重要也是最有代表性艺术宝库.藏有代表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积累大量艺术珍品。它们作者有很多都是俄罗斯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响亮名字:克拉姆斯科伊、列宾、希施金、列维坦、苏里科夫……从精心挑选上百幅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俄罗斯18至20世纪绘画发展史。

  • 标签: 俄罗斯 中国 美术馆 美术博物馆 文化积累 民族精神
  • 简介:随着剧场技术手段日益丰富和成熟,作为综合艺术戏剧,更可以充分发挥各艺术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补充其他系统或元素不足,互相依托,互相结合,同一时空范围内,为表达同一个戏剧内容,传达戏剧思想,尽可能挖掘各元素成分,来丰富舞台空间,传达戏剧精神。

  • 标签: 舞台空间 舞台灯光 戏剧内容 综合艺术 传达 艺术表达方式
  • 简介:“和声风格民族化”我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萌芽王青肖友梅(1884~1940)、赵元任(1892~1982)、青主(893~1959)和黄自(1904~1938)作为我国第一代系统地掌握了西方传统作曲技术作曲家,曾为中国新音乐事业发展作出过不可...

  • 标签: 专业音乐创作 和声风格 非三度叠置 五声性 四度叠置 传统功能
  • 简介:就其性质而言,美育是指审美活动所特有的教育作用。美育提高人道德素质表现为“美储善”,它提高人文化素质就体现在它可以“美启真“上。美育社会功能,是通过审美观念树立和审美能力培养,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新人。

  • 标签: 审美教育 人文素质 社会功能 道德素质 审美观念 审美情感
  • 简介:笔者拜读了发表1997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一篇题为《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文章(作者肖黎声)。笔者读了又读,看了又看,百思不得其解。因不甘寂寞,故冒昧谈一谈自己一些感想,以求教于肖先生与天下同仁。从肖先生文章看,全文贯...

  • 标签: 以字行腔 意大利美声唱法 人文价值 “字正腔圆” 民族唱法 歌唱艺术
  • 简介:所谓早期教育,一般是指学龄前幼儿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大量实验和观察证明,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关键时期。良好幼儿早期教育可以发掘大脑巨大智能潜力,给尔后智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今天,早期教育可以高质量培养人才,几乎已被所有的教育学家和一切学科领域所一致公认。我国古代就有不少卓越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接受早期教育并且才智过人。例如,对五言诗发展颇有影响东汉诗人曹植,七岁即能写诗。《论衡》一书作者,东汉伟大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六岁开始识字读书。唐代大诗人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明末抗清

  • 标签: 早期教育 唯物主义思想 大诗人李白 《论衡》 百家 雅典娜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上海只是近几百年才从海边渔村发展而来新兴城市。一般比较可靠文献记载也只能将上海郊区历史定格唐代华亭县,上海市区则较晚,要到元代。再现上海历史风貌任务理应由上海考古工作者承担。1949年建国之前上海考古工作者首先在金山戚家墩发现了一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建国之后经过上海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遗址和墓葬。悠久而精绝古代遗存证明,先民们已经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创造了6000多年历史。

  • 标签: 上海文明 文明曙光 早期上海
  • 简介:本文为《欧洲9~16世纪多声音乐和声观念与形态》系列论文首篇缩略稿.对自公元850~1300年间多声音乐产生及其在理论与应用上发展、演变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从“奥伽农时期多声音乐特征”、“奥伽农时期音程性和声观念与形态”及“理论与应用在多声音乐形成作用”等三个方面提出总结性观点和意见。

  • 标签: 早期多声音乐 奥伽农 迪斯康特 康都克图 经文歌 音乐理论
  • 简介:<正>敦煌壁画,唐代最成熟和完美,但最能激起一种莫名心灵颤动,却似乎还是幼稚早期作品。该怎样理解这一审美现象?它是作品本身特殊魅力所致,还是欣赏者心理倾向呢?应当说,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但以前者为基因。欣赏者审美倾向,有偏爱成分,但主要是随着时代而变化了

  • 标签: 敦煌壁画 美学性格 壁画艺术 故事画 装饰性 欣赏者
  • 简介:<正>一、几种起源说1907年6月1日,日本东京“本乡座”戏馆里,一批中国留学生组织春柳社继《茶花女》片断之后,第一次演出了他们自编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件事影响是那样出人意外,以致于当这些二十来岁青年大都还沉浸在初上舞台兴奋喜悦之中时候,日本戏剧界已给予了很高评价。东京报纸纷纷刊登著名演员和剧评家文章,盛赞这次演剧“象征着邻国艺坛将来无限之进步”,足以“担当改良清国戏剧界先导”……。春柳这次演剧确实掀开了中国话剧史上很有光彩一页,它以饱满反抗民族压迫思想内容和严谨整齐艺术特色,对国内的话剧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开端。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许多论者虽然承认早期话剧与“五四”以后形成现代话剧性质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但在起源问题上,却异口同声地说:两者都是外来形式。

  • 标签: 早期话剧 文明戏 中国话剧 春柳社 日本新派剧 戏曲形式
  • 简介:本文作者提出“舞蹈价值学”概念,将舞蹈批评纳入“价值创造”或曰“创价”审美范畴。对“舞蹈价值学”探究,或将为舞蹈批评理论架构开创新篇

  • 标签: 价值学 舞蹈 批评 审美范畴
  • 简介:本文地理学、传播学为理论支点,“中原文化对敦煌艺术影响”为切入点,试图早期(主要是北魏和西魏时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为中原风格代表,向敦煌(主要以莫高窟为代表)涟漪渗透现象作为具体实例,从图象学视角考量中国飞天艺术身体语言之间发散与兼融,进而分析中国石窟艺术(飞天艺术)总体风格及平均审美趣味。

  • 标签: 文化圈 四大石窟 解构身体语言 整合审美
  • 简介:中国最早影片创作,经历了它特有的发展过程,即戏曲片开其斌,纪录片、故事片及其后道路。1905年。中国电影北京任庆泰“丰泰照相馆”迈出了它第一步,戏曲纪录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电影开荒之作,以及随后《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金钱豹》等戏曲片拍制,把电影真正引入到中国。

  • 标签: 中国 电影化 《定军山》 《收关胜》 影片创作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