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四清”运动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之后,贯彻抓阶级斗争理论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正式名称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因其包括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等四项内容,故称“四清”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在农村搞“四清”运动的同时,还决定要在城市进行“五反”运动,——后来又规定,无论农村和城市,通称为“四清运动”。从1963年开始,复旦师生也分期分批地参加“四清”工
简介:清初遗民诗人持守“夷夏大防”的儒家观念,存道救亡,在社稷倾颓异族入侵之时,悲慨愤激,效一己之力奋勇抗争,对抗清兵之入侵与征服,牺牲生命而在所不惜;国亡之后不忘国仇家恨,愤于异族压迫之酷烈,哀民生之多艰,多有秘密奔走,积极参与抗清运动,以图恢复,相与砥砺志节,坚持操守,坚持民族气节;在奔走无力、复国无望后选择了无奈退隐、老于布衣,著书立说,以图民族精神之不亡、民族文化之保存,以待终有一日,河山重归,日月重明。他们以诗描写明末清初的动荡局面和抗清战争,称颂抗清英雄遗民节士,表现了国家沦亡之痛、生灵涂炭之悲、江山易代之恨,复国之志、亡国之悲、故国之思、忧民之情、悯世之心都见于诗中,而在这些情感背后是遗民诗人坚定的民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