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凯特·肖邦的《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有着世人眼中的美满生活。然而在一年的夏天,她遇见了劳伯特·赖勃伦,并与之坠入爱河,随之而来的是她在精神上不同层面的觉醒。整部小说以艾德娜的觉醒为主线,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追求。与此同时,另外两位女性角色也不容忽视。她们分别是堪称传统女性典范的阿黛儿·拉提诺和孤身一人的钢琴家芮芝小姐。虽然花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笔墨不多,但她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和女主人公艾德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标签: 《觉醒》 女性文学史 否定 女主人公 艾德娜 经典著作
  • 简介:两个人闲得无聊,去看了一场电影。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一个男人拿刀对着一个走夜路的女人,男人凶着说:"站住——"女人站住了。男人又凶:"把包给我!"女人乖乖地把手里的包给了男

  • 标签: 男人 否定 手机 报案 抢劫 强奸
  • 简介:过去对于言情小说的印象,就是把痴男怨女的故事写给少男少女看。这种路数至今已觉不新鲜,现在所谓的言情小说,大多数是把红男绿女的故事写给善男信女看的。过去那种言情小说是港台中年女作家写的,主要当然是琼瑶,现在这种言情小说都变

  • 标签: 言情小说 爱情 张欣 故事 女作家 中产阶级
  • 简介:摘要《论语》中出现的不少否定副词,“未”字的使用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具有自己独特的语义、语法和语用功能,与其它否定副词共同构成了整个《论语》的否定词系统,对上古否定词系的发展也具有作用。

  • 标签: 《论语》 &ldquo 未&rdquo 语法功能 语义功能 未尝
  • 简介:<正>艺术典型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关于艺术典型的争论都是在肯定艺术典型的前提下进行的,争论的内容只是如何认识它的一些具体问题,那么,自80年代中期以来,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在一些刊物上相继出现了否定艺术典型的种种观点,并对创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不少中青年作家不屑于创造艺术典型.这个新情况是应当引起重视的.

  • 标签: 艺术典型 塑造典型 类型化 典型性格 艺术形象 新现实主义
  • 简介:在何处这一次,我站在远处看村口那棵老槐树在天空下开成一朵巨大的蘑菇它的左下方,有一截残破的墙下雪的时候,在地上趴成一条白色的蜈蚣,而此刻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01
  • 简介:先锋派把艺术和生活实践的分离当作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主导特征,假如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双重特征在于如下事实,在艺术中表达出来的自我理解的生产和接受便不再受制于生活实践

  • 标签: 先锋派艺术 自律性否定 艺术自律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先锋派把艺术和生活实践的分离当作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主导特征,假如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双重特征在于如下事实,在艺术中表达出来的自我理解的生产和接受便不再受制于生活实践

  • 标签: 先锋派艺术 自律性否定 艺术自律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4
  • 简介:论文分析了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中异化与否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分析了戏剧中异化的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单向度的人,并从作者的批判和否定的主题与创新的写作态度探讨作品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关注.

  • 标签: 《动物园的故事》 爱德华·阿尔比 戏剧 叙述方式 异化理论
  • 简介:摘要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自1968年6月正式组建,至1976年2月宣布“撤消”转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历时近八年。尽管只有短短八年的历史,在黑龙江农垦史中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撤销兵团体制并不是对兵团自身的否定,而是肯定兵团所取得的成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毛泽东时代的先进典型。

  • 标签: 黑龙江 兵团 组建 撤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8
  • 简介:本文研究的是仍在官话和台湾话的疑问句中使用的古汉语否定词,在台湾话中使用2、3个否定词,3)中台湾话用了三个否定

  • 标签: 台湾话 否定词比较 官话台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4
  • 简介:现实中没有能满足人的艺术期待的对象特征,艺术中有丑,而艺术的快感则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 标签: 丑肯定 否定情感 情感结构
  • 简介:《聊斋志异》中现实——梦——幻境相勾联的审美境界,是倾注着蒲松龄深刻人生体验和审美活力的审美存在,它作为蒲松龄主体性的存在,是他的主体精神自由的一种折射。《聊斋志异》活动着的鬼魅世界以及幻化的神妖魅魉,是对自然、现实社会以及现实人生活动的一种超越。蒲...

  • 标签: 蒲松龄 召唤结构 《聊斋》 否定性 《聊斋志异》 接受者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