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不出所料,蓉还没来。台北这家叫做“老相片”的咖啡馆,充满怀旧的气氛。从旧家具店搜罗来的胡桃木圆桌,亮润润地昭显岁月,几张让人深陷的布面软沙发,几把铺着方格棉布垫的木椅,老式的织花罩垂流苏立灯,百合花般伸出哑掉的长喇叭留声机,黝暗的地板和粉绿的墙。

  • 标签: 咖啡馆 旧家具 留声机 百合花
  • 简介:一老辈人常说:“戆人有戆福。”这是他们历经世事沧桑后心平气和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后辈人参不透其中曲折,只当是老辈人甘于庸常的心迹表露。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解连环》
  • 简介:中古英国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里《巴斯妇的前言》可以看成是一个追求性自由的俗女人解释圣经的案例,是对教会和男权经传统的颠覆。半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除聚焦其中明显的女权问题,还争论是否宗教改革者威克利夫的英译圣经和以圣经为一切解释之本的思想影响了巴斯妇的经。本文对此进行考察,通过剖析巴斯妇狂欢化的语言风格,试图揭露深藏在语言中的动荡的能量,并结合乔叟本人对经的谨慎态度,指出巴斯妇经集中体现了14世纪英国社会存在于性别、婚姻、阶级、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诸多矛盾。最终,乔叟对他深切关心的男女关系问题并未给出一个清楚的解决方案。他既提倡宽容谅解,又严厉要求犯错犯罪者悔悟改正。

  • 标签: 巴斯妇 解经 威克利夫 罗拉德 女权
  • 简介:我一直误以为柳宗宣是我的同龄人,我们差不多同时起步于诗艺之路,说起来我甚至还要略早几年,不过,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都非我能及,所以他无愧为我的兄长辈,我也以结识这样一位诗歌兄长为荣幸.我开始对他的作品发生深切的关注并产生“神交”,大致与他写出个人的代表作在时间上正相吻合.从他写出《上邮局》、《棉花的香气》等极具分量的作品起,他就是我心仪的诗人.像《上邮局》这样的作品,后来我称之为诗人的“命运之作”,不仅具有打动一般读者心灵的力量,不仅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好诗,它们的诞生代表了我们赖以为生的汉语,在诗歌里至今可以取得的丰厚收获,实在不应被低估,更不应该被忽视.这也是我在此,首先想以低微之音,向一向过于“文化势利眼”的诗歌界,必须由衷地呐喊一声的!因为无休止的浮躁、漠然乃至盲目,无缘或无以静享如此优秀的现代诗成果,至少是一件遗憾的事.

  • 标签: 柳宗宣 读解 写作 心理年龄 作品 同龄人
  • 简介:刘勰的文学观带有很强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原道》篇中,他以“参”作为人与天地万物即道沟通的主要方式来阐述文章起源的问题,一方面将“参”的对象——道进行还原,取消了其中的比德成分,归还其自然本质;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人的“性灵”的发挥,以其作为“参”的依据。

  • 标签: 原道 性灵 文章起源
  • 简介:笔者将《杜诗》中杜诗文本与七种宋、清两代杜注进行比勘,进而从学术路向的角度把握《杜诗》与当时注书传统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尽管金圣叹的诗歌分解在当日既为日渐盛行的考据学风所质疑,又为诗学理论内部的走向所冲击,但其分解本身却蕴含着的突破的契机——关于审美态度、文学观念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动。金圣叹的杜诗分解不仅受八股时文起承转合——这一学界已经广泛讨论的形式层面的影响,其“代圣贤立言”的内质同样渗入了他的杜诗中。因之,金圣叹读杜诗有两种方式相互参照、发明着,每一种后面都隐藏着另一种:感性阅读使理性分解免于堕入机械牵合的泥淖,而理性分解则使感性阅读呈现合理的逻辑。从阐释方法历史演变的角度予以衡量,则理性的形式分解是金圣叹提供的更具创新意义的命题,更多地包含着金圣叹个人所追求的说诗旨趣,其中显示了金圣叹对于杜诗审美地把握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使他的诗歌阐释通向了文学阅读最本质的共同性主题。

  • 标签: 《杜诗解》 代圣立言 自我作论 感性阅读 理性分解
  • 简介:五卷本的《李国涛文存》置于案头,心里先是泛起了一种钦敬和感动:国涛先生年过八旬,且近年目力不佳,还勉力编出了这样规模的文集,真是不容易!然后就涌起了一阵欣喜和急切——一个饕餮之徒面对一桌合口味盛筵的那种无法按捺之兴奋。读有些人的文字,你会一下子"宣判":"非吾友也!"我读李国涛其文,则是"一见如故"。一见如故之后,断断续续追读了很多年。结果如何?真的是获益良多。

  • 标签: 《李国涛文存》 读后感 文学评论 潘向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