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36年腊月里的一天,我接到杨金甫先生的通知,叫我晚上到他家去吃饭。他住在北京西斜街,离我的住处很近,我立即准时去了。见已有许多熟人在座,都是清华的教授,还有沈从文先生。届时杨先生对我说:“凌叔华先生来了北京,今天约她来和大家谈谈,她提出要见见许多老朋友,特别提到要见见你。”
简介:如果说,一些年轻作家通过辞职,想以此证明他们对写作执著精神的话,那么在邱华栋身上,写作的职业态度达到了另一个极端,既狂热而又细密.1996年夏,我辞去公职来到了北京,我进入的第一位作家住处,就是邱华栋的家.那是一次偶然,好像是为什么事去的,可一进邱华栋的屋子,一股浓烈的写作气氛便扑面而来.门边的墙上,钉着一张纸条,是邱华栋那个季度的写作进度表.上面,开列着许多中短篇小说标题.用红笔打勾的一些,显然已经完成.对此,我表示惊讶,因为我还没见过把写作变成生产进度般精确的.但这张进度表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邱华栋拿出了一个大本子,里头是年度计划.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都开列出了密密麻麻一页页的写作计划,包括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和评论,大多是只有一个题目,完成的同样用红笔打勾,并注明了月份和发表情况.你总是先有题目吗?我惊讶地问他.总是先有题目,邱华栋愉快地说.有了题目,便能写出来?我说.当然,大多数能写出来,否则不自我督促,就会把它们忘掉,邱华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