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许多汉语诗人,从青藏回来了。他们借高原之光,亮闪了。一朋友向我约稿,让我为我的第二故乡康定写一大组诗歌,我婉拒了。不是我不再爱诗,是不敢了。仅仅写下雪山、草原、牦牛、帐篷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高原风光,而非藏人心跳。我们可以去旅游,去观光,去享受酥油茶的芬芳和弦子舞的热情。记住了,千万不要廉价地抒情,因为,那里是青藏。他者的抒情,往往浅薄。

  • 标签: 藏人 格桑花 米拉日巴 《格萨尔》 萨迦格言 砂壶
  • 简介:本文系长篇纪实文学剧本《中国人胡适之》的前言。针对民国人物胡适这一复杂的个案,论文提出的问题是:今天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胡适?论文给出了重新认识胡适的四个维度:从"社会变革"的维度来看,胡适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从"知识分子与政治"关系的维度来看,胡适念兹在兹的是"上轨道";从"如何对待思想文化"的维度来看,胡适强调的是"征后信";从待人接物、人情世故的维度来看,胡适拥有的是"平常心"。作为民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胡适为后世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标高。

  • 标签: 胡适之 反革命 上轨道 征后信 平常心
  • 简介:偶翻日历,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本是伴随人生命始终的,专门规定一个日子命名为读书日,无非是强调读书之重要,唤起社会大众读书的热情。读书可陶情怡性,滋养灵魂,这应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夜静时分,捧一本带着墨香的书,慢慢地翻阅,心境不时随书中的思想情感而起伏变化。情趣所至,随手在书页上记下灵魂共鸣所引发的遐想,就像隔时空与作者在对话,在享受那博学厚重又深刻洞明的思想盛宴,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思接

  • 标签: 思想盛宴 世界读书日 杨柳春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本 昔我往矣
  • 简介:写于1978年至1986年的《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巅峰之作。读者普遍认为这是一部讲真话的血泪之作。思想界也认为,这是一部反映现代知识分子良知与良心的巨著。一位八旬老人,用他那"发僵的手",而且经常是抱病写作,写下150篇微言大义的警世巨著。他这是在吐出最后的"丝",挤出最后的"奶和血"。《随想录》虽然文字上朴实无华,平淡无奇,但并非一目了然,简单透明,而是充满了含蓄、曲折与隐晦。所以,在我们解读《随想录》时,

  • 标签: 《随想录》 论巴金 现代知识分子 晚年创作 叙述策略 叶非英
  • 简介:本文是关于诗歌的创作谈,由十五个片段组成,主要包含了诗人的诗学主张,以及个别诗歌的创作背景。其语言富含哲理,需要细细品读。

  • 标签: 现实 时代
  • 简介:我本是一个写小说的人,现在的工作是创作电影剧本。从一个每天坐在电脑前打捞晦暗记忆的人变成每天坐在电脑前琢磨大众喜好的人,其中的作用力只是钱和社会认同而已。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创造出来的东西则是天差地别。在电影里,我拼了命地想把快乐带给观众,让他们赏心悦目,让他们捧腹大笑,让他们流下伤心的眼泪继而相信明天会更好。

  • 标签: 创作 电影剧本 社会认同 作用力 创造力 电脑
  • 简介:<正>一般说,历史厚度和乡土厚度是一些文学作品具有底蕴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如果将教科书意义上的历史学放到一边的话,历史对于创作者来说是时间性的。对一个作家,或者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乡土就是他生命原初鲜活和蓬勃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在城市,对于他来说也是乡土。鲁迅的鲁镇是鲁迅的乡土,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的乡土。从当下人所处的境地能够看出创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即切入时间的问题和切入乡土的问题。

  • 标签: 帕慕克 文学作品 理论体系 现代性 源头性 鲜活感
  • 简介:原本是想以我的奶奶为题写一篇小说的。听说我的爷爷在我父亲八岁的时候就没了。只有奶奶领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解放前爷爷家很富,不仅有地,有房子,还有大车。奶奶是个很会持家的人,勤劳、智慧还很善良。我没见过奶奶,连一张照片都不曾见过,父亲三十岁的时候才有我,奶奶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没了。她是五十四岁时死的。老人家走的时候,父亲和我母亲还不认识。

  • 标签: 创作 奶奶 解放前 父亲 爷爷 生活
  • 简介: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属蛟河地界,一个归桦甸管辖。前者是我的出生地,现在,与我父母同龄的老一辈人基本上都没了,孩子都有了孩子。只有二姐和小婶还在那儿。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我都回去,给爷爷奶奶、父母及小叔上坟填土。母亲在世时怕我因迷信而不给她上坟烧纸,讲今比古地给我讲了很多孝子贤孙的故事及因果传说——现在看,母亲在把传统和孝道传给我的同时,不经意地给了我最初和最原始的文学启蒙。

  • 标签: 创作 此岸 文学启蒙 出生地 父母 孩子
  • 简介:细想起来,我最不可能的就是成为一位作家了。那么,我最可能是干什么的呢?对此,我有足够的依据做出回答:首先,我可能是一个农民。一个地方,一个族群,命运有惯性。这几乎是人类社会学的常识。在滇东北一个姓徐的寨子里,从袒辈到我的兄弟姐妹,都是农民。我因为上学,成了家族中识字最多的人。而且生逢其时,凭借昭通师专的一纸毕业证书,于20世纪末从国家手里分得一个饭碗,打破农民命运惯性,成为了农家子弟中的宠儿。

  • 标签: 文学 农民命运 人类社会学 兄弟姐妹 毕业证书 20世纪
  • 简介:这些年来,我的人生百无聊赖,我对争权夺利蝇营狗苟没有兴趣,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许多人许多事对我也早已不再重要。这几年的经历,改变了我对人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我重拾写作,我知道我也许写得不是很好,但它却可以让我拥有现实之外的另一种人生。对我来说,写作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如有人把打麻将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一样。对于写出来的那些东西,我常常提不起拿出去发表的兴趣。

  • 标签: 创作谈 打麻将 事对 仰望星空 世事沧桑 不明所以
  • 简介:我出生的时候,据说原打算随便取个名字算了的,那时农家的孩子只能世袭农具;但长辈后来还是用意深远,把笔墨纸砚之一引入了我这个锄镰犁耙支起的家族。我这个名字也许就是我的宿命——我几经周折,终于择定了笔砚的志向,并且很专一。

  • 标签: 创作 开花 写作
  • 简介:一、没有挣脱的窠臼——权、钱、女人虽然当代“官场小说”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现实问题,笔调细腻入微,创作形象较为鲜明,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了文学这种文化形式特有的魅力。但是,“官场小说”的创作却逐步转向对官员在“权力”追逐中的争斗、自我放逐、迷失等内心活动的刻画,“权、钱、女人”作为权力追逐的产物,成为了“官场小说”无法挣脱的创作窠臼。“官场小说”像“教科书”一样展示底层公务员在职务一步步升迁过程中的权谋争斗和权力腐败。

  • 标签: 官场小说 创作反思 当代 人物内心世界 “权力” 文化形式
  • 简介:苍白无力的文章,一定是缺乏感情的文章。一位作者,对身边人身边事漠不关心,肯定写不出带着温度的文章,诗歌的写作尤其如此。我认为,一个好的写作者要能够感知身边花岗岩的冷暖,要疼爱脚下的小草,要嗅得到泥土的芳香。

  • 标签: 创作谈 同我 身边人
  • 简介:潘岳是太康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作家,在历史记载中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在我看来,文人亦是普通人,他的性格也会有复杂多变的一面,潘岳的真实和善良、软弱和取宠这样复杂的性格反映在他的创作之中。

  • 标签: 潘岳 性格 创作
  • 简介:不经意间,《草地》也走过三十五年了。《草地》让阿坝州的文学队伍从无到有,继而遍布十三个县。文学创作的足迹从阿坝州到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对阿坝州的文学队伍,《草地》功高无比。写写文学创作历程的往事,写写不成功的自己,对我是一大快事。一九八六年,我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家乡,从理县到了马尔康。

  • 标签: 创作思维 现代作家 走出国门 阿来 地方志办公室 藏民族
  • 简介:李敬泽在为冯唐的"北京三部曲"写作的序言里说到,"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到他这里都会死机。正因此,冯唐小说写了十几年,粉丝遍江湖,传言此人是一高手,但是,没人说得清他是哪门哪派,也没哪个批评家愿意招惹他——我不记得有哪位成名批评家拿他试过招,我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这只会暴露文学之树之绿和理论之灰。中药铺里,每一味药都有一个抽屉,但冯唐这味药装不进任何抽屉,只好放在柜台底下,知道他在,权当他不在。"

  • 标签: 冯唐 李敬泽 药都 启蒙时代 幻洲 创造社出版部
  • 简介:文艺座谈会成为文艺圈热议的话题,细细品味,这个会议传达给我的信息大体上是六个字:人民,家国,梦想。人民——不妨转换一下——在文学作品里,我更愿意把人民称为众生。天地,众生,都是大文章。天地让人心生辽阔,众生让人心存慈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古代诗人的喟叹悠远绵长,说的是自己,说的也是众生。如果对历史作一次回望,你会发现,我们的"个人史"更多地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在所谓的"大事件"后面,有

  • 标签: 古代诗人 个人史 大事件 创作谈 夜雨 家国
  • 简介:对于杜甫之文,前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完全给予了否定,如宋代的秦观,他指出,由于“人才各有分限”,杜甫的诗歌所取得的成就极高,可以“诗冠古今”,但对于杜甫的文而言则“无韵者殆不可读”①;陈师道则进一步指出了这种为文不工的原因乃在于“诗文各有体”,但是杜甫却“以诗为文”,所以导致“不工”。有的则给予了肯定,如宋代的蔡绦,认为“杜少陵文自古奥,……其语皆磊落惊人,或言无韵者不可读,是大不然”②可见,蔡氏对杜甫的文还是非常赞赏的。具体到目前的杜文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把杜甫之奏议文作为整体给予研究的相关论文迄今尚未可见,这不能不说是杜甫研究中的缺憾。因此,以下予以分析论述。

  • 标签: 杜甫研究 奏议 创作 诗歌 陈师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