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学体裁,我们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和所营造的意境。意象是作者把感情寄托于一事物,而意境则是诗歌希望传递给读者的整体印象。在《美学原理》中克洛齐提到了艺术的整体性,他指出了:“艺术作品的不可分性。每个表现品都是一个整一的表现品,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化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中国的古典美学尤其重视意境的理论研究,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意境的基本规定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审美客体不应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而应该突破有限、孤立的象,由有限进到无限。”“境是象外之象,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意象和意境是诗歌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如果说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借物喻情,那么意境则是诗人想要营造的整体的氛围和想要传递的终极内涵,因此意境的理解是诗歌欣赏的灵魂,是点睛之笔。
简介:一九八二年夏,我与王锡荣兄参加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在山东烟台举办的鲁迅研究讲习班。当时国内许多鲁迅研究专家到班上授课,我们见到了唐弢先生。讲习班期间,我们常到唐先生房里小坐请益,鲁研动态、文坛往事,无所不谈。唐先生是三十年代《申报·自由谈》的重要作者之一,他提到上海文管会方行先生建议他主编一本《申报·自由谈》文选,询问我们有无兴趣参加。两大册《申报·自由谈》合订本(1932.12—1935.10)已于一九八一年五月由上海图书馆影印出版。稍后,《〈申报·自由谈〉目录》也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订出版。但两者都是供专家研究之用的,一般读者难以见到。编选一本供一般读者阅读的《自由谈》选本自然另有意义,再加又是唐先生吩咐,能在他指导下从事这项编选研究工作当然是求之不得。没想到编选工作一波三折,费时费力。
简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该著作开创了口语化语言运用的先河,运用了符合文中人物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土语方言,文笔生动自然,颇具特色。从表面上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的只是一个单纯的少年冒险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年仅13岁的白人少年哈克为了摆脱成人社会循规蹈矩的生活,选择离家流浪,路上遇到逃亡黑奴吉姆,然后两人结伴沿着密西西比河岸开始了一次冒险的旅行。实际上这部小说中简单的少年冒险故事情节却反映了深刻的主题,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和阐释。海明威对马克·吐温倍加推崇,评论说“整个现代美国文学都源自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本书,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同它媲美的作品”。本文拟从主人公哈克的视角、黑奴吉姆的视角来分析这部名著中所蕴含的自由精神,探讨其折射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以便很好地理解该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
简介:汤亭亭是美国当代优秀华裔作家。她的出色不只在于获得了无数重量级奖项,还在于她的创作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学界对于少数族裔女作家的刻板定位,为华裔乃至亚裔美国作家、尤其是亚裔女作家的艺术创作进入美国经典文学殿堂打开了通道。她的前两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在艺术创作手法上确实是开历史之先河,颠覆了以前族裔作家的叙事手法和故事表述形式,突破了小说和非小说的界限,使各文类混杂在一起。她的第三部作品《孙行者》更是令人惊叹。非线性叙事结构、戏仿、拼贴、语言游戏、隐喻式的典故构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文本。很多读者和文学评论者从后现代的角度出发来阐释这部作品,但认真研读这部作品可以发掘其丰厚的意蕴,获得新颖的体悟,对小说主人公有一种全新的理解。他不仅颠覆与重塑了华裔形象,更体现了一种超越社会偏见和歧视去拥抱自由和和平的民主“地球人”新形象,为华裔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