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和谐"如今是一个常见词了,可是对国人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和谐"二字很陌生了。其实"和谐"的理念,中国古代文化中早已有之,只是被抛弃或者遗忘了,比如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中庸》有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老子《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孟子则希望出现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这些说法就是明证。不过有人说西方哲学主张斗争,"和谐"是中国文化才特有的,这也是非常片面的。西方文化的最早源头是古希腊,考察一下古代希腊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希腊人对"和谐"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相当全面的实践。希腊这个小小的民族,在不长的历史时间里创造出来的文化,可谓灿烂辉煌,蔚为大观。他们是无与伦比的天才,荷马史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悲剧和喜剧、帕特农神庙和维纳斯女神像、
简介:在当下市场化潮流中,谈论儿童文学的批评尺度,显然不合适宜。客观地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受到市场化冲击的时候,儿童文学似乎应该对市场化时代怀有感恩之心。至少,与被边缘化的成人文学相比较,儿童文学在市场中的读者群、发行量一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甚至有一种增长的势头。尤其,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儿童文学原创力的增强,儿童图书文化市场已经改变了国外引进出版物一统天下的格局,由此拉动了对本土童书的内需。然而,儿童文学界固然可以相信销量就是硬道理的市场化逻辑,但是否可以据此漠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或困境?如何理解儿童文学在市场化潮流中的开放性?如何理解儿童文学开放性中的文学性、经典性?基于这些问题,我试图对儿童文学的批评尺度作一思考,并由此牵连出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和美学特征。
简介:整个晚上,我起来了能有二十次。从夜里十一点到早上五点多(墙上的挂钟为证),我从床上不停地爬起来只为了干一件事,就是去按门边的电灯开关。一、三、五、七……次是开灯,二、四、六、八……次是关灯那是个老式开关,塑料按键像被烟熏黄的牙齿,又小又硬,非得用大拇指使劲摁下去,才能听到"嘣"的一声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