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甲、夹杂修辞的格式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于白话中夹用一些文言词语,或外文词语,以增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种修辞手法,姑且名之曰"夹杂格"。夹杂格可分两大类,即文白夹杂和中外夹杂。一、文白夹杂类即白话中夹用文言,又有两种格式:(一)夹杂文言词语,包括对成语的夹用。例如:(1)三复便把事情的始末象背书一样说给佑甫听,说到犹有余怒的场合,当然免不了恨恨之声。(叶圣陶:《倪焕之》)
简介:<正>现代汉语中,大量地存在着这种现象:一个复句的几个分句,或者一个复杂单句中的几个短语,它们最后一个字相同。这种句式层次清楚,要说的问题集中突出,容易记忆,便于掌握,往往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修辞上的"同尾格"。例如:①几年来有一种作法:别人的话说出来,就给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周恩来与文艺》上册11页)②蒋军士兵有三"头":打仗在前头,平时
简介:<正>所谓"拈比",就是指一个句子中的前后有两个词是拈接出现的,表示比较、映衬、排斥等关系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格"在迄今修辞学著述中尚未得见,而它确确实实被运用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中。仅以"谐音"举例:(1)由此看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后,主流不是资本主义"出头",而是对新形势下怎样进行领导不熟悉,感到怵头。不是社员管不了,而是再用"大批判开路","割资本主义尾巴"那套办法不行了,要按政策办事,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1979年12月6日《河北日报》)"怵头"和"出头"是音近拈接的,
简介:<正>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变成若干小数的集合,这种修辞方法称为"析数"。析数的方法,在先秦文学作品里就已经出现了。《论语·为政》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就是十加五(岁),十五岁。析数,考究其形式可以分为直接析数和间接析数两类。一、直接析数直接析数又有乘除关系和加减关系两种。(一)相乘关系的析数①曹植《驱车篇》:"周流二六侯,间置十二亭。"(二六一十二)②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陶渊明《责子》二八一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