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闽东方言韵书《戚林八音》和《加订美全八音》收录闽南通行俗字"■",此字在现代闽南方言经常使用,而字形未见于《康熙字典》,最早的出处待考,明清闽南戏文资料为我们提供文献依据。学界考定"■"的本字意见不一,或作"娶"和"挈",或作"曳"。戏曲文献用字往往只为了记录音读,这里的"■"造字本义是火烧毛,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火烧毛的快速,也可用作拟声词,形容火快速烧毛所发出的声音,而戏曲文献和方言调查的用字借这个字形来记录不同词义的方言词。
简介:明清以来,山东地区“音韵蜂出”,编纂了大量的韵书,较为著名的有《韵略汇通》、《韵略新抄便览》、《万韵书》、《增补十五音》等。这些韵书为研究明清时期北方语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笔者新近访得三种清代山东人编纂的韵书:《温习应用杂字》、《切韵指南》、《渊若韵辨》,现将三种韵书情形记述如下。
简介:慈利方言里“得”的语法功能很丰富,可用作助词、助动词、语气词及构词成分。“得”字句可分为能性和非能性两类,文章只对慈利方言中以“得”为标记的能性结构格式进行描写和分析,该方言谓词前的“得”可构成14种格式,谓词后的“得”可构成27种格式。
简介:文章描述了山西晋语灵丘方言中的五种极量比较句,指出这五种比较句均属于客观极量的比较,最后讨论了该方言中极富特色的三种极量比较句在句法构造与表意上的特点。
简介:通泰方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词末变调现象,即部分多音节词的末字不论其单字调为何一律读作同上声一样的调值。文章首先以如皋(桃园)话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共时描写,然后考察它的地理分布状况,最后讨论其性质,认为词末变调是通泰方言早期小称变调的残迹,并指出它形成的基础不是现在的儿尾,而是历史上的鼻音儿尾。
简介:安福方言存在成系统的近指呼格和远指呼格,呼格系统有两种变化形态:一是以[i]结尾的名词,近指呼格是在[i]的后面添加[e],远指呼格是在[i]的后面添加[ei];二是名词以除了[i]以外的音结尾时,近指呼格是将结尾名词的韵母改为[a],远指呼格是将结尾名词的韵母改为[o]。
简介:日照(涛雒)方言的显著特点是声母发音部位的区分非常细,声母的数量比较多,端、精、见以及知庄章组声母分别依韵母条件分为两类,而且知庄章与端精见组声母之间存在或分或混的多种关系。文章介绍这些特点,并结合山东东区方言的内部差异探讨形成涛雒方言这些声母特点的音变过程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简介:方言是指一种语言在某个地区的变体,主要的不同体现在语法,发音及词汇上。方言在二语习得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岛方言作为一种地方语言的变异,有着其自身的结构及发音规则。该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青岛方言对英语语音发音的负向迁移,并主要集中在/e/和/θ/的发音对/z/和/s/发音影响上的研究,并给出克服方言负迁移的对策,从而帮助学习者准确地学习英语语音,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简介:"肆"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常见的表果连词,其语法化的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先由表"陈设"义的动词演变为表"尽力"义的动词,再演变为表高程度义的程度副词,再演变为表高度强调义的语气副词,再演变为表轻微强调义的语气副词,最后演变为表果连词。表果连词"肆"不见于战国文献,因为它是一个具有方言色彩的语法成分。
简介:
简介:本文结合今汉语方言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目前对中古韵图四等格局的理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韵图分等的目的、条件和步骤重新进行了思考,并对如何理解内外转以及声类在各等字前有分类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简介: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方言古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充实江淮问,现已演变为江淮官话。本文考察南京方言宕江两摄人声韵在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的共时变异,分析宕江两摄入声韵的语音层次,探讨普通话渗透、嵌入南京方言的方式和步骤,讨论南京方言入声韵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
简介: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简介:皖赣交界处安徽东至县青山、铁炉、泥溪方言点的语音和词汇具有鲜明特点,皖赣交界处赣语的小片分区不能仅仅按照两省省界线简单地划分。
闽南方言的“■”
清代山东方言韵书述要
慈利方言的能性“得”字句
灵丘方言几种特殊的极量比较句
通泰方言的小称变调残迹
江西安福方言的呼格形态
日照(涛雒)方言声母特点论略
青岛方言对英语摩擦音发音的影响
表果连词“肆”的语法化及其方言性质
科木吉勒作品的卫拉特方言特征
结合方言实际对中古音韵四等结构的再思考
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的共时变异及历时演变研究
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
论皖赣交界处赣语的小片分区及方言地理学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