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当今辞书,多有将著名的战国魏人雎误作睢者,据我所知,存在此误者,有商务印书馆新版及1995年修订本《辞源》,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六史大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故大辞典》“绨袍之赐”条,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大辞典》明代传奇剧本《绨袍记》条,台湾天成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辞源》等辞书。关于雎作睢者误这个问题,前贤早有定论,故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的新版《辞海》,其”雎”条云:“雎(?-前225)一作且,或误作瞧。战国魏人,字叔……”1989年版及1999年版均如此。将雌的雄作眼,虽系一笔之误,但雄(JO)瞅(SUT)二字的音、形、义遇异,因此,对唯其名不应作雅,编辞书者,是很有弄清的必要的。为了避免今后编辞书者仍将雌误作雅而以讹传讹,兹特撰此文,辨析唯、雅二字。清代名家梁玉绳所著(古今人表考)说:雄始见(秦策)。雌又作且…··按:古人每以唯为名,如(东周策)冯雄,(秦)、《楚)、《魏策)唐雌是已。而雄多作且,与(燕策)夏无且,(史)、(汉)龙且之类同,故冯雄、唐眼(策)元(原)作且,叔之名可例观也。鲍彪(卫策...

  • 标签: 作范 睢误 范睢
  • 简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外国文化进入我国,它们大部分都已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引进的外国文化并不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本文拟结合符号学的一些概念,对某地出现的“罗马”做粗浅的描述和分析。

  • 标签: 能指 所指 合取 析取 诚信模态
  • 简介:  大地震突然袭来时,正在上课的都江堰光亚学校的老师范美忠,对学生喊了一句"地震了",就第一个从教室跑到了操场.他不以为耻,还坦然地在博客里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于是有人说他是本次大地震中"最无耻的教师",赠给他"跑跑"的雅号;也有人要批评者扪心自问在那种情境中会不会做出与他一样的举动……光亚学校的校长据说情绪复杂,以一句"我不表态"回答记者关于会不会开除"跑跑"的提问.……

  • 标签: 事件要害 范跑跑 跑跑事件
  • 简介:翻开报纸、杂志或打开电视、互联网,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不时会蹦出一两条虚假新闻。严重骚扰着受众的视听。这类虚假新闻为新闻媒体、新闻受众深恶痛绝。其在震天般的新闻打假声中并未销声匿迹,反而愈演愈烈,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这些失实的新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笔者就新闻失实,从撰写者心理的角度进行探讨,或许能探得一二。

  • 标签: 新闻信息 心理探析 行为失范 虚假新闻 新闻受众 新闻失实
  • 简介:之先生在《修辞学习》92年第2期发表的《与王希杰先生商兑》的文章,实在难以叫人信服。自粗糙的叙述中见出了作者的匆忙,在“商兑”之中并未见作者深刻的理论见解,而终究要说明的只是;象王希杰这样。颇有影响的先生”甚至更不如者,“常心浮气躁,浅尝易足,臆见矜高,见肿谓肥,见肥说肿”。言辞中透着鄙夷、讽刺、挖苦。

  • 标签: 色彩 《修辞学习》 王希杰 商兑 作者
  • 简介:萨拉是一种极富俄罗斯特色的裙装,在俄罗斯传统民族服饰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萨拉的历史、基本样式以及它作为民族元素代表之一在文艺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 标签: 萨拉范 民族服装 语言国情学
  • 简介:本文主要着眼于近年来盛行的网络词语,旨在研究当前汉语网络词语使用的不规范现象,并结合文化语言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汉语网络词语使用失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

  • 标签: 对策 网络词语 失范
  • 简介:伯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上,可概括为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仅在当时极为先进,而且对现代教学极具意义,可为其提供极为有益的启迪。

  • 标签: 范伯子 教育思想 现代教学
  • 简介:<正>在中国古代的语文研究传统中,虚词研究是以语气为核心的,实词研究是以语义为核心的,而句法研究则是以语序为其核心。它的共同的研究范式则是“训诂”释义。传统句法研究对语序的认识,首先表现在对句法关系的理解上。古代语文学家所理解的句法关系主要有以下六种:

  • 标签: 注文 语序 汉语句法 句法研究 诗经 郑玄注
  • 简介:德(EdwardL.Farmer),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历史系教授,美国着名的中国明史研究专家。他於1935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波罗.阿尔图一个大学教授之家。在学术背景上,他在1957年获斯坦福大学历史哲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1968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远东语言博士学位。此後,他於1967-1968年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自1968年起,

  • 标签: 汉学研究 1968年 明尼苏达大学 哈佛大学 1935年 斯坦福大学
  • 简介:中国传统术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非常独特且富有魅力的一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当做封建迷信而被学术界忽视,而在学术风气日渐开明的今天,挖掘术数文化自身以及背后所包含的内容显得非常有必要。四禄命法作为中国传统术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门类,它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源自何处,又是如何在历史上提升其理据性的,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加以讨论的对象。

  • 标签: 符号 术数 四柱 理据性
  • 简介:小青是一位专注于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女作家,其作品带有浓厚的人问情趣和民间情感。她的短篇小说《我们都在服务区》(发表于《人民文学》2010年第4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10年11期)延续了一贯的创作特点。小人物、小事情、小波折,但揭示的主题却耐人寻味。

  • 标签: 服务区 范小青 叙事艺术 2010年 试验 现状
  • 简介:《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6期上刊登了学亮先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主题探寻》一文。先生在文中就杨万里这首诗的正文与标题的关系、诗的主题等方面以提问的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许多见解。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同时也激起了笔者作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笔者不才,就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在下面,以就教于学者方家。

  • 标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阅读与写作》 杨万里
  • 简介:本文对2003-2015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语料进行分析发现,“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过程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化倾向。其动因主要表现为汉英语言文化规范的差异对译者的影响,以及由于“两会”记者招待会的特殊性,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接受程度的关注度较高。

  • 标签: 语料库 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 范化 动因
  • 简介: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書紀』中有三则有关"探汤"判案的记载。关于"探汤"判案的出源问题,日本学者神田秀夫指出了它与中国志怪小说《搜神记》"扶南王寻"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在充分梳理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对包括"探汤"判案的出源在内的诸多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并在东亚文学的语境下,揭示『日本書紀"』探汤"判案故事所体现出的变异与特质。

  • 标签: “探汤”判案故事 直接出典 变形 东亚文学语境
  • 简介: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中有三则有关“探汤”判案的记载。关于“探汤”判案的出源问题,日本学者神田秀夫指出了它与中国志怪小说《搜神记》“扶南王寻”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在充分梳理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对包括“探汤”判案的出源在内的诸多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并在东亚文学的语境下,揭示『日本书纪』“探汤”判案故事所体现出的变异与特质。

  • 标签: “探汤”判案故事 直接出典 变形 东亚文学语境
  • 简介:问:您好,·爱默伦教授!第一个问题是,在温莎大学跨学科论辩研究博士点创立演讲中,您提到要把“论辩”重新界定为“交流活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新定义?有什么特殊考虑?答:我不是有意要将“论辩”(argumentation)重新定义为“交流活动”(communicativeactivity)。实际上,这是我1970年代末从事论辩研究以来所采用的定义。我只是想要强调,正如我一如既往地这么说,论辩绝非只是涉及推理(如一些逻辑学家似乎认为的)那么简单,论辩更多涉及与人的交流和互动。论辩总是致力于说服他人,使人相信一个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论辩 辩证理性 访谈录 有效性 区间 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