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幼帝康熙继位之初,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等四大臣辅政。至康熙八年(1669年),辅政结束,康熙帝亲政。在九年半的辅政期间,四大臣所上奏疏当为数不少,然今日可见者仅一,故著录题名为"辅政大臣遏必隆、鳌拜满文奏疏"。该满文奏疏当成于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即索尼去世之后,苏克萨哈获罪之前。遏必隆、鳌拜以此满文奏疏提请康熙皇帝"亲近忠正贤良之人,远离巧诈奸恶之人",暴露了康熙帝亲政前后满洲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与权力斗争,也反映出清初的汉化对满洲统治集团核心成员的影响。满文奏疏中多种皇帝称谓词语的使用,体现了以宗亲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满洲统治集团构成特点,以及与汉王朝相同的家国一体统治。
简介:"视见"概念是西方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可以为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维度。本文以"视见"概念为研究进路,对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哲学反思,以探求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本质。首先,文章将梳理西方哲学传统中"视见"概念的内涵,探讨"视见"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指出"视见"是一种知识。其次,文章将分析"视见"与"解蔽"之间的关系,指出通过"解蔽"使"视见"得以呈现,从而使知识得以可能。最后,文章将论证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一种"视域融合"的"解蔽"事件,指出跨文化交际行为在多维视域的对话之中,具有"解蔽"的作用,从而使"视见"得以显现,使知识成为可能。因此,本文指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本质是探寻知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