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来"的"代动"用法进行了再考察,认为其"代动"用法是对移动动词"来"原有语义的引申,其核心语义表现为[+接收性],这一语义贯穿于动词"来"的整个发展过程。"来"并不能替代所有的动词,且对原有的具体动词不是等义的替代,"来"强调了动作行为对"接收者"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系联作用,表达了说话人主观识解的"言者视角"。

  • 标签: “来” 代动用法 接收性 言者视角 系联动词
  • 简介:“语法化”或“虚化”理论最早起自于我国元代周伯琦《六书证谲》的观点得不到原书内证和中国古代虚实语法体系的支持,周伯琦所论实为六书理论中假借造字法的“语辞之借”。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第一次把语音假借从虚实关系中撇开,具有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形态和先驱地位,但其仍未彻底摆脱假借说影响。

  • 标签: 虚字 实字 语法化 假借
  • 简介:本论文以主题非省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省的方法主要从主题非省略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具体结论:(1)主题非省略的提出虽然来源于主题省略,通过分类的过程、与“は”的功能关系以及和主题的势的关系确立了其区别于主题省略的独立性和特质性。(2)主题非省略的功能特征可以从两大方面来探讨。第一为主题的凸显性,第二为句子衔接性。具体来讲,主题的凸显性包括主题的强调和主题的补充;而句子的衔接性包括新信息的再确认、歧义的消除、时空间的调和和表达视点的统一。

  • 标签: 主题非省略 主题省略 主题 定位 功能特征
  • 简介:“在+处所”短语在句中可作状语、补语和定语,占据五种句法位:主语前、谓语动词前(无主语)、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谓语动词后以及定语中心语前。对韩国学生来说,几种句法位中以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最难,其使用规则也影响学生对其他句法位的习得,应加强“在+处所”短语后置于谓语动词的规则教学。另外,几乎所有句法位都存在方位词的误代、误加和遗漏,“在”的遗漏及与其他相关介词的误代;主语前和主语后动词前两种句法位存在较多错序:定语中心语前“的”的遗漏较严重。这些在对韩汉语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

  • 标签: 在+处所 句法位 韩国学生 习得 偏误
  • 简介:近代汉语中表示"全然"意义的副词"通身""通",是方言色彩较浓因而稍显特殊的副词。关于其来源和形成,冯春田、魏红在《明清山东方言的几个语法问题》及别的大作中认定"来源于名词‘通身’",是名词"通身""语法化的结果"。①笔者觉得冯、魏大作推论多于实证,结论令人生疑,故撰此文以向二位及语言学界同仁请教。表示"全然"义的"通身"见于《醒世姻缘传》中。

  • 标签: 语气副词 近代汉语 《醒世姻缘传》 山东方言 语法问题 语法化
  • 简介:近日,2013年中国文化行雅居乐冬令营(广东营)迎来了首次文化考察。营员们通过参观广州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进一步感知五羊城的古韵、新貌,增进对祖籍国的了解和热爱。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NP+好+V/A”是近代汉语产生的一个对NP特征进行主观甚度凸显的构式家族,其源构式是先秦时期就产生的“NP+好+NP”结构,构式“NP+好+NP”由于类推扩展而产生构式“NP非受事+好+V(O)”,构式“NP非受事+好+V(O)”又可以扩展为“NP受事+好+V”,这一扩展过程不但可以从构式产生的历史顺序和语义演变逻辑得到证明,还可以从构件“好+V”的词汇化过程得到证明。“NP受事+好+V”又可进一步扩展为构式“NP+好+A”,“好”也因其后的尾焦点由动词扩展到形容词而从一个具有主观甚度评判意义的形容词演变成一个具有主观评判性的程度副词。

  • 标签: 构式语法 承继 词汇化 语法化 “NP+Hao(好)+V A”
  • 简介:本文基于类型学的新标记理论,试考察日语助词“を”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用法。从历时角度看,“を”经历了有标记到无标记的演变;从共时角度看,“を”处于有标记和无标记用法共存的状态。本文还将其与汉语的“把”进行比较,并探讨这些跨语言的标记现象和蕴涵共性之间的关系。

  • 标签: “を”“把”标记理论 蕴涵共性
  • 简介:文章在考察大量文本的基础上就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真实性、典型性、得体性进行了分析,给出真实性、典型性、得体性缺失的下位类型及不同类型失当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由此加深了对教材语料编选原则的理解.并对原有的编选原则做出了有益的补充。最后对教材的编前准备工作以及教材编写的操作路线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希望能对教材编写工作的完善有所助益。

  • 标签: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 文本 真实性 典型性 得体性
  • 简介:本文以符号学中的符号自我理论为工具,以薛忆沩的三个中篇小说《广州暴乱》、《一段被虚构掩盖的家史》和《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个人在历史中的身份与自我。考察发现在历史中个人的身份和自我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身份脱离了历史的语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各种身份累加而成的自我就与身份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并对历史构成了一种反讽。

  • 标签: 历史 身份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