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一词族词汇系统实际上是词汇的意义结构系统。按照词与词之间的意义上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我们可以把词汇中的词进行分类。这样分出来的类,有人把它叫做类聚。实际上,如果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出来的各个类的内部的及类与类之间又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因此,词汇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象人类社会的族系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
简介:<正>现在,东北三省的一些同志,包括某些党政干部在内,往往错误地把“朝鲜族”叫成“鲜族”。甚至我们的报刊(如《吉林日报》、文艺作品(如金炳昶等的相声),也有这么称呼的。结果,流传甚广,影响极坏。因此,必须讲清道理,大造舆论,纠正这种叫法,以利于民族团结和语言规范。朝鲜族称呼自己民族时口语里用全称,书面里如果并列两个以上民族名称时,可简称“朝”,如“朝汉族人民”,但从来未用过“鲜”。汉族在历史上也没有用过“鲜族”的记载。即使现在简称其它少数民族名称时,也大多数不用末一字而用头一个字,如:维(维吾尔)、合(哈萨克),蒙(蒙古)。因此,中央文件、《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一直使用“朝鲜族”或“朝族”这个名称。“鲜族”这种叫法来源于沦陷时期的“满洲国”。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为了压迫东北各民族,分裂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把日本人叫“日系”,把朝鲜族叫做“鲜系”。把汉族叫做“满系”。(他们连汉族和满族都不分!)所以说“鲜
简介:<正>云南蒙古族(自称嘎卓ka55tso31)主要分布在滇南的通海县河西区,聚居在凤山脚下的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陶家嘴等五个村子,人口四千余。由北方南迁云南定居后的七百多年来,云南蒙古族与周围的汉、彝、回等民族交错杂居,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民族的影响。在语言上,云南蒙古族早已转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受到汉语较多的影响,形成一种颇具特点的、独立的语言——嘎卓语。本文拟对云南省通海县新蒙大队白阁村的蒙古族语言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一下嘎卓语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与彝语支语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