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在颈性眩晕中的疗效方法运用等离子刀治疗45例颈性眩晕患者,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月,有效率达82.22%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0例和试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组)23例。自2018年1至12月共收集43例。所有患者在就诊当天及治疗后2、4、8周各填写1次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种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3种量表在治疗后评分[试验组治疗后4周DHI(45.5±30.6)、ABC(86.9±12.4)、SAS(37.9±8.2);对照组治疗8周DHI(34.8±28.5)、SAS(35.7±7.9)]优于治疗前[试验组DHI(59.2±25.9)、ABC(79.7±16.7)、SAS(41.1±6.8);对照组DHI(55.2±20.5)、ABC(80.3±18.3)、SAS(41.9±9.1)]。每组治疗前后数据配对比较显示:试验组DHI和ABC评分在治疗后2周、SAS评分在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DHI评分在治疗后4周、SAS评分在治疗后8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有好转。但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更早期地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眩晕患者在进行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后起效的节点和治疗后的转归,并归纳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的有效制定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难治性眩晕患者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4~71岁。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并在治疗后2、4周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眩晕障碍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得分,以及前庭功能动静态姿势图(CDP)及眼震电图(VNG)的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周SAS[(41±8)、(37±8)、(36±8)分,P=0.020]、DHI[56(40,78)、46(22,74)、16(6,76)分,均P<0.01]、ABC[(80±17)、(87±11)、(91±9)分,P=0.002]量表的得分均有逐渐好转趋势。年龄与性别不影响各量表的得分(均P>0.05),年龄分层、性别与时间之间无交互效应(均P>0.05)。治疗后2、4周动静态平衡台中前庭觉维持平衡的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提高(均P<0.001),眼震电图中优势偏向(DP)值在治疗后2周改善不明显(P=0.593),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改善(P=0.007);单侧减弱值从治疗后2周即出现明显改善(P=0.001);性别和年龄不影响平衡台和眼震电图结果的恢复(均P>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眩晕患者进行规范的个性化前庭康复,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控制眩晕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客观上也能提高前庭-脊髓反射通路及前庭-眼动反射通路的功能。
简介:摘要选取2020年1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的患者25例,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48±13)岁。进行互联网联合线下随访前庭康复12周,包括前庭-眼反射练习、本体感觉练习、静态/动态平衡练习。比较康复前后的计算机动态姿势图(CDP)、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前庭康复12周后DHI得分[(48.3±15.9)分比(26.7±17.9)分,t=5.319,P<0.001]、感觉统合试验(SOT)得分[(73.3±8.1)分比(76.1±6.6)分,t=2.066,P=0.050]获得改善,而康复前后运动控制试验(MCT)潜伏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13)分比(141±16)分,t=0.791,P=0.436]。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前庭康复便捷、经济、有效,患者可从中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病的季节性特点,同时探讨血管性危险因素与BPPV季节性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前庭功能检查室数据库中诊断为BPPV、并进行手法或仪器复位的3 886例患者信息,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病史等内容。获取北京市四年来全年气温数据并计算每月平均值。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和logistic回归研究BPPV发病与温度、季节的关系,同时探讨血管性危险因素对BPPV季节性规律的影响。结果BPPV患者中女性更多见(2 667例,68.6%),男女比约为1∶2。患者年龄为18~90(55±13)岁。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2月)BPPV的发病例数依次为1 000例(25.7%)、911例(23.4%)、808例(20.8%)和1 167例(30.0%)(P=0.027)。BPPV发病高峰在12月份(n=491),9月发病例数最低(n=251)。月度诊断的BPPV例数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2=0.317,P<0.001)。相比于无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合并≥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春冬季的发病比例更高(OR=1.32,95%CI:1.13~1.53,P<0.001)。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春冬季节BPPV发病比例增加(趋势P<0.001)。结论BPPV好发于寒冷季节(春冬季),发病例数与气温呈负相关。相比于无血管性危险因素者,血管性危险因素越多者在春冬季节发病的比例越高。
简介: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外周性前庭疾病,前庭性偏头痛是中枢性前庭疾病,虽然二者是不同的独立疾病,但常选择耳鼻咽喉科和神经科两个专科就诊。这两种疾病的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易混淆,但治疗手段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不正确必然影响疗效和预后。前庭性偏头痛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体征具有多样性,部分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与前庭症状不同步,约30%表现为孤立性发作性眩晕/头晕和眼震,极易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混淆而需鉴别。在前庭疾病国际分类的框架下,依据Barany协会新颁布的眼震检查与分类,依据这两种疾病新的诊断标准进行甄别,可弥补由于学科专业化导致的对二者认识的片面性,提高对包括这两种疾病在内的前庭疾病诊疗水平,以期减少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