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般的知识分类,大抵将"夸饰"视为"修辞"的一种,并以此为讨论重心;本文则希望以"抒情传统"的间架为出发点,透过"夸饰"与"形文"的连属,延伸探讨所谓形文如何汇合"抒情传统"这个近代的大论述。选择这个角度重看"夸饰",首先,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归结出夸饰的历程、目的、动机、方法、原则。在历程方面,汉赋是一个重要的断限,此时的表现已经与前期的《诗》、《书》表现大异,由"文辞所被,夸饰恒存"的自然存在,进入一种既盛且甚、特意为之的状态。透过对《文心雕龙》的爬梳,因此可以理解夸饰蕴涵了"比"的手法,无论是先秦时期或汉赋的创作,作者通过比,寻找客观并相切的事物作为意念的呈现物,这些呈现之"景",已被"情"所观照。进一步说,文学活动(或视为自省活动)所涉及的"再现",终究要响应情的主体性,然后因着这个主体的炫技,最后在读者眼前的,往往不是一种常识性的样态,与其说主体的意念决定了夸饰的表现,不如说是夸饰所具有的"结构过程"和"程序过程"的性质,化被动为主动,决定了意念的样貌,决定了未具体化以前的抽象的想法、观念、道理将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示在世人眼前。如果说"诗歌"是创作主体主动的直接的介入,那么"赋"与"写物"则是与主体的文化传统、学知背景纠结、渗透,化成主体心里潜在的"典式"(code),从而制约了主体的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总之,艺术的、形式面的展示从来不与抒情的主体截然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