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国土地整治时空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发挥土地整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表明,2001-2008年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分别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21.8%、63.2%和15.0%;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土地开发新增耕地以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土地复垦新增耕地在区域与年际方面变异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001-2011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逐渐向中国西部移动,2010-2011年与2001-2006和2007-2009年相比,向西移动的距离为769.59和603.44km;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在2001-2006年位于中国地理重心的北部和西部,且有从西部往北部移动的趋势,2007-2011年呈从东部往西部移动的趋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在中国进行生态建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应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减少土地开发项目,并在区域间合理布局土地开发项目,防止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向西部移动;土地整治应以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优质农田为主;充分发挥土地复垦对局地的生态修复及建设作用。
简介:摘要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长期以来,对于耕地功能的片面认知导致耕地利用过程中过度重视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其还具有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由此引发了耕地非农化扩张、耕地生态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黑龙江省耕地资源总量、粮食产量位居全国首位,然而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耕地资源利用粗放、耕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鉴于此,本文根据黑龙江省的客观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耕地资源生态功能状况及其空间分布差异,为黑龙江省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制定耕地保护政策,促进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乡村景观河流黑臭水现状问题,原因及如何解决相关问题,为乡村景观发展提出规划目标及愿景。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的热点问题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发展乡村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