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们在生命的终点不仅要应对身体上的痛苦,而且都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无助等许多心理变化,也会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临终关怀可以让临终的人舒适、宁静、详和、满意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临终关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满足临终之人的这些需要展开的.在已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精神、心理与生理关怀的整合模型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同时,这个模型扩展了临终关怀的对象,包括了临终者及其家属和医护人员.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临终关怀实践中尝试实现整合模型的观点,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关怀对象的心理与精神需求.临床实践中通过生理疼痛的管理措施减轻临终者生理上的痛苦,通过倾听陪伴、建立联结、鼓励互惠的方法缓解临终者的心理焦虑;同时采用教育培训和团队支持等方法对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支持.当然,临终关怀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综合领域,需要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们共同努力,来解决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及我国人口结构越来越趋于老龄化,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加强烈,临终关怀也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
简介:摘要: 探讨《基础护理技术》中 “临终关怀”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立足培养具有临终关怀理念、有仁爱之心、懂沟通,会交流,满足临床工作岗位需求的专业化、高素质护理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在原发性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选取本院原发性晚期肺癌患者共8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结果对照组疼痛1级占比4.5%,疼痛2级占比56.8%,疼痛3级占比38.6%。实验组疼痛1级占比38.6%,疼痛2级占比47.7%,疼痛3级占比13.6%。实验组在疼痛缓解上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焦虑量为(54.62±6.84)分,抑郁量为(47.71±6.34)分,实验组焦虑量为(43.94±6.28)分,抑郁量为(37.59±5.13)分。实验组在焦虑量和抑郁量的治疗上远超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有效缓解原发性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体验,并能在心理上减少焦虑和抑郁,能给与患者极大的人文关怀,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文章通过空间正义理论对邻避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邻避设施供给必须实现公共价值追求的目标正义、负外部效应均衡分担的工具正义以及公众参与和风险沟通的过程正义等三大要件的有机统一。对武汉市某临终关怀医院项目建设的案例分析表明,当存在着过度追求经济效应、负外部性非均衡转嫁、公众低度参与以及风险沟通不足等空间生产非正义情形时,邻避设施供给就会引发邻避冲突,甚至演变为以"封路维权""街头散步"等为标志的空间抗争事件。案例研究还发现,实现邻避设施供给的正义性要件,应当由政府和公众共同讨论来决定公共价值的边界范围,构建起公民全参与和风险持续沟通的决策机制,以"空间正义"为议题搭建起协商式补偿机制,消除不同主体对空间生产价值追求不一致造成的冲突。